纳人网络姜海峰:招聘行业将更加智能化 2016-05-05 14:15 人工智能招聘 伪匹配
现在整个招聘行业最大的问题,不是企业收不到简历,而是没有合适的。 黑马说 较高的离职率会加大企业的人力成本,也不利于内部团结与文化营造,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离职率留住人才呢?纳人网络的创始人姜海峰认为,人才不匹配是整个招聘行业的最大问题,并希冀通过技术、人工智能这些方面,最终使机器模拟人对面试的判断,使整个招聘行业呈现一种垂直化的发展形态。 文|张培明 姜海峰表示,整个招聘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匹配问题,并且一直没有解决。 “原来我在公司做高管,整个公司一直在进进出出招人,有的背景看着还不错。但其实他干的不一定好;也有觉得不行的,人家出去就还不错。” 从十年的管理工作中跳出来做招聘,见惯了人事变动的频繁,姜海峰认为现在招聘存在的问题不是企业收不到简历,而是人岗不匹配。2014年3月姜海峰成立了纳人网络,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变中国招聘市场的现状,致力于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解决人岗精准匹配的问题。 招聘行业垂直化只是一种变通解决的变化,并不是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缩小了目标用户群。常规的职位搜索也不叫匹配,而是伪匹配。 而纳人网络构建了一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NR人岗匹配评测模型,包含1000多个维度,包括个人性格、兴趣、价值观、行业背景、行业特殊案例、学习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等,解决当下众多快速发展企业面临人才精细化战略的刚性需求。 同时,纳人提供的服务分为PC端的企业版和移动端的个人版。企业版的主要是帮企业筛选人,个人版是为个人推荐合适职位,这是一种双向的服务模式。 此外,纳人的人岗匹配系统,除了传统的静态数据分析,还有动态的机器问答测评。未来,姜海峰希望在这个领域里把整个招聘的全流程用机器去取代人工,能够更好地帮助应聘者和企业融合匹配。 截止到2015年6月,纳人网络已完成两轮融资,其中获得了大河创投的Pre-A轮投资。 以下为采访实录壹 痛点 小善:介绍一下你的创业经历,创业的初心是什么。 姜海峰:原来我在公司做高管。整个公司一直在进进出出招人,也招过很多人。发现这些不同的人进来,有的背景看着还不错。但其实他干的不一定好;也有觉得不行的,人家出去就还不错。后来发现问题在哪呢。就是一个人搭配的不是很合适,很多人没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放的不合适导致它的效能各方面都不太好。 其实很多效能低就是因为不匹配,人没有放在合适的位置。包括很多人,大学毕业5年10年以后,同学之间差别会很大。什么原因,用粗一点的话说是不是干对事。 小善:如何看待招聘市场?分析一下行业概况,以及它的一些痛点。 姜海峰:目前的招聘实际上发展的是网络招聘,差不多快20年了。其实相当于把线下的招聘会转变成网上的招聘,主要是广告媒介这样一个模式。最开始的时候,很少有人用,效果是好的,到后来人越来越多,引起了很多的问题,效率很低,比较随意的去投递简历,不合适也可以去投递。 现在整个行业最大的问题,不是企业收不到简历,而是没有合适的。基本上企业挂一个职位,等着人主动投递,来的大部分都看不上。看的上的都不想来,表面上信息社会应该很发达,但其实这里的噪音变的更大了,所有的企业都要通过网络来招聘,求职者几乎也是这样。那么它组合的效率就下降了。 这几年招聘越来越难。但其实,人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当然除了一些特殊岗位,是属于稀缺,人才数量不够以外,大部分还是不般配导致的。 伪匹配 小善:如何看待招聘行业垂直化发展的趋势? 姜海峰:刚才说整个招聘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匹配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垂直化是一种变通解决的变化,并不是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缩小了目标用户群。比如说只做互联网,那求职者就都是互联网相关的人和企业,匹配问题就会变的容易。 但是这并不是解决匹配,只是规避了,在一个很窄向的范围内去做。当然你会解决这个匹配的问题。 小善:谈一谈纳人切入招聘行业你的一些考量,包括产品的概括和定位。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