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创业教学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教学实训 > 创业教学 > 正文

专门研究宇宙行星的高校联盟诞生!高校各显神(2)

时间:2019-07-11 17:49 作者:飞扬 来源:媒体 人气:

  据了解,“天琴计划”不仅仅是基础研究,其发展起来的关键技术可用于很多领域,如精确测量地球重力场,使人类更加深刻地了解地球资源的分布和变化。又如精确测量距离,大到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小到一个原子尺度的变化,都可以精确测算出来。

  对于引力波的探测,全球现有LISA或eLISA计划。“天琴计划”将成为中方牵头的国际合作项目。目前,LISA计划课题组的几位核心成员非常愿意开展合作,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几位教授已经参与合作。

  澳门科技大学

  澳门科技大学设有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于2018年10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天文与行星科学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成立是国家大力发展深空探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提升澳门科技水平的重要举措。

  该实验室前身为「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于2005年开始参与「嫦娥探月工程」数据分析和研究工作,于2011年底成立了太空科学研究所;2014年4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在澳门科技大学成立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

  实验室研究主要涉及行星物理学、行星地质学和行星化学等学科,研究方向包括:行星内部结构、行星内部动力学、行星表面物理、行星地形地貌、行星磁场与重力场物理、行星陨石化学和行星形成与演化。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月球、火星、近地小天体和气态巨行星,利用数值模拟、数据分析、高分辨率观测、实验研究等各种手段开展行星内部结构和重力场、行星内部流体与磁流体动力学、行星表面撞击坑、行星地形地貌比较研究、行星表面物质特性统计研究、行星大气动力学、行星际空间等离子体、采样/陨石分析等研究。

  2012年,实验室研究项目「嫦娥探月数据的分析与研究」获得了澳门科学技术奖中的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6年6月,实验室研究项目「嫦娥工程多波段探月资料的科学发现」获得了澳门科学技术奖中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

  学校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两大优势学科群。

  作为国内一流的航空学院,北航是培养航空航天高素质专业人才及领导领军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解决航空航天及力学领域核心科学问题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科研基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为加强我国南方空间科技发展,哈工大(深圳)设有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研究院目前设立空间天气风暴、行星科学、空间等离子体物理、低纬空间环境监测与应用、临近空间探测与应用、空间大数据建模、数字空间卫星、导航遥感、空间科学与技术军民融合、以及空间材料等 10 个实验室。

专门研究宇宙行星的高校联盟诞生!高校各显神

来源:哈工大(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官网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是国内高校中历史最悠久的天文学专业院系,被誉为我国天文学的“黄埔军校”。

  学院图书馆的中外文藏书资料多达3万余册,还有这些霸气的观测设备:云南抚仙湖光学和近红外太阳爆发监测望远镜(ONSET),南京孝陵卫太阳塔,南大仙林校区风景旖旎的后山的左涤江天文台还配有一架直径为65厘米的反射望远镜、一架40/3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直径10米天象仪、以及数目众多的小口径望远镜。

  西藏阿里南京大学时域天文台正在建设中,学院还积极参与南极50厘米巡天望远镜AST3的建设,目前已发现100余个系外行星候选体,为国际上首次在南极极区发现候选体。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