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创业教学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教学实训 > 创业教学 > 正文

专门研究宇宙行星的高校联盟诞生!高校各显神(4)

时间:2019-07-11 17:49 作者:飞扬 来源:媒体 人气:

  行星科学是一门高度依赖探测器的学科,是一门高度融合各个学科的独立的交叉学科,要分析探测器获取的不同波段的影像,还有各种光谱数据、雷达数据……遥感学必不可少。

  武汉大学的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始终名列前茅。自1956年以来,经过当代中国测绘事业的开拓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奠基人王之卓院士和学术带头人李德仁院士、张祖勋院士、龚健雅院士等专家、学者60余年的辛勤耕耘,学院已初步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向社会输送高级专门人才逾万人,被业界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测绘遥感领域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现有“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国情监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4个本科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3个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测绘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清华大学

  为深入研究地球系统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清华大学于2009年3月成立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简称“地学中心”)和全球变化研究院,围绕全球变化问题组织多学科交叉研究,并以此推动清华大学地球科学建设与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内唯一的集合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长期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一所大学,长期以来致力于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前沿的综合集成研究。

  2008年1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依托综合性、交叉性和系统性的多学科优势,在原有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学院、资源学院、水科学研究院、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研究院以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中心,以及一批部(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支撑平台,同时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科学家的合作组建创新团队。

  2014年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了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李占清教授以及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龚道溢教授入选“地球和行星科学”榜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要研究行星天体的内部结构、构造和物质成分,地质学必不可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以及国土资源调查、合理利用与保护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经管法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地质学院,由当时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成。

  学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成立于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建校之初,是中国地质大学中历史最为悠久、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学院之一。学院目前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等18个学科。

  学院现有地球化学实验室(包括流体包裹体实验室、原子吸收室、化学处理室和仪器室)、遥感与地学信息技术实验室(地学信息技术实验室和遥感实验室)、第四纪生态环境实验室、资源勘查工程实验室(包括矿石学与矿相学实验室、地质学实验室和资源勘查评价数字化实验室)。

  同济大学

  行星科学目前的研究都是基于深空探测航天器,这就离不开航天人才的贡献。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成立于2004年1月,主要研究方向有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流体力学、动力学与控制、现代力学测试技术,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飞行器设计与制造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