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创业教学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教学实训 > 创业教学 > 正文

“新时代的高校科技创新:愿景、政策与激励”(2)

时间:2019-07-18 07:24 作者:飞扬 来源:媒体 人气:

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钟灿涛讨论了大学科学研究中科学家涉密科技成果的保护与开放获取的界限与平衡问题。美国在法律和制度上的相关规定对于保护科技创新尤其上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大学内部也有很多合规性部门为科学家提供相关方面的服务,值得我们国家及高校借鉴。

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裴瑞敏主持“科技创新与科学学、科学计量学”模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杨立英作了题为“科学计量学指标与科研评价——走出评价争议的若干思考”的报告。她通过具体的科研评价争议案例指出,这些争议反映了科研评价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头疼医头”甚至“头疼医脚”的方案难以全面解决评价争议,科研评价要有系统的解决方案。谈到解决思路,她首先绘制了从明确评估对象、到确定评估目标、到选择评估方法(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到评价结果的科研评价流程图,指出流程中各个环节要互相匹配,很多评价争议基本上都是由于不匹配导致的。评价流程中,科研管理部门、科学计量学界和科学共同体三个不同主体发挥的作用不一样。她建议系统设计评价全流程的《使用指南》,倡导规范使用《使用指南》,慎重发布科学计量学数据,开展科学计量学评价研究。她最后还强调,《莱顿宣言》的一个核心就是定量评估是为支撑专家的定性评估而服务的。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吴金闪教授讨论了科学计量学可以为科技创新做什么。他指出,科学学到现在为止,基本上被科研评价这个分支劫持了,但是科学学本质上从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记录中提炼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他通过具体的研究工作的例子,说明科学学所研究的问题、得到的结论和发展出来的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选择研究问题和团队结构等,帮助老师和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和学,帮助管理机构更好地促进科学研究。他认为,做科学的人进入科学学这个领域,可以帮科学学这个领域做得更好。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研究员化柏林分享了“基于内容计算的科研论文新颖性测评研究”。他介绍了科学计量的经典定律、基本规律、常用方法和新进展,同时介绍了文本内容的计算技术和文本中的知识元抽取。论文新颖性测评系统中,测评方法包括主观评论和客观测度,前者包括自评(创新点说明、结论部分)和他评(施引文献引用内容),后者包括论文创新性与学科知识库的比较以及论文贡献在学科发展谱系中的地位。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建国和博士后周森主持了第四模块“高校科技创新与高校财务”。北京大学财务部部长张新祥介绍了北京大学用管理促进科技创新的基本做法:一是通过优化财务管理制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调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二是通过优化网上报销流程让科研经费使用进一步简约化;三是鼓励科研人员聘用助理队伍,建立科研助理、财务助理等制度,解放科研人员自己的时间,引进第三方事务所,帮助完成课题审计;四是出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管理办法,搭建转化平台,激励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制定一系列评聘和奖励制度,用优秀的创新成果和成果转化保证职务晋升。清华大学财务处处长郝永红提出,一系列放管服政策赋予了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对于学校管理层来说,意味着法人责任更重,她介绍了清华大学以内部控制为抓手,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实践与进展。她还介绍了清华大学在预算管理方面的改革思路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并对财务创新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北京化工大学总会计师查道林指出了科技成果与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会计在科技成果形成、存续和转化中的作用和责任。他指出,科技成果从形成到转化是一个资产形成、保值、增值的过程,会计有履行反映和控制之责。科技成果的价值,关键是科技人员的价值,会计有履行对科研人员指导和保护之责;科技成果转化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机制的创新驱动,会计有主动适应和制度创新之责;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价值转换与实现过程,不仅要财务会计价值管理,更需管理会计价值创造。东南大学总会计师丁辉从高校“科技创新的财务视角思考”,探讨了多元投入下的高校科技创新。他认为,在高校科技创新中,财务部门应该做好财力支撑和服务保障两方面的工作,对于财力支撑而言,管理核心是抓投入;对于服务保障而言,核心问题是人员经费。他介绍了美国、日本等国家高校科技创新领域在经费筹措方面的一些经验。最后,他谈到对于高校科技创新(围绕培养人)、创新的原动力引导、高校创新活动在财务上的计量与评价、公平有序竞争的创新环境等的进一步思考。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