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界定出来了这样的关键行为,你必须通过梳理用户引导流程、梳理运营机制、新手任务等各种手段确保这一行为的发生几率。 当然,可能在产品的不同阶段,你需要去引导用户发生和学会的行为是不一样的,例如知乎,早期一定需要先尽量引导用户去关注其他优质回答者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自己的首页中看到高质量内容) 和去进行回答,而后期站内内容充足后,则可能引导用户更好地去消费内容。 下图是知乎在2016年年初上线的某版本附带的用户引导,可以参考:
再例如,百度百科曾经有一段时间的新手任务和新手成长体系大体是这样的:
四、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机制的建立 就像我们提到的,对于大部分产品,一定都存在着“ 20%的用户创造了80%价值 ”的情况。 所以,如果需要确保你的产品可以持续良性运转,一定还存在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找到你的核心用户,并维系好他们。 这里可能又包含两个分支——
以知乎为例,假定关注粉丝数超过2000,在3个月内回答问题数量超过20个,且其中超过500个赞以上的回答不少于3个,即可被界定为核心用户,那首先你需要先设定一个机制,让站内但凡出现这样的人,你就必须第一时间知晓,并与之取得联系。 然后,假如知乎对于核心用户的维系包括了如下几点——
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确保这些事情当中的每一件都可以顺畅发生,并与之保持密切互动和交流。 五、阶段性通过活动、事件、营销等实现用户增长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开源”部分的思考是属于确保产品稳定的自增长能力,那么对于一款已经渡过了探索期的产品而言,你也一定还需要一些手段,来为你阶段性地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批量获取到新用户。 这一部分常见的运营手段可能包括了活动、推广投放和事件策划等 (尤其是与自己产品特征和目标用户相契合的事件节点,一定要好好抓住) 。 在此给一些很典型的例子参考吧,这部分就不展开细讲了—— 《昨日国足世预赛出线,这款产品做出了教科书般的运营案例》 《高考大热点期间,这些在线教育产品都是如何做运营的?》 好了,到此为止,我们的第四部分连载正式告终。这意味着,《运营之光》的书稿距离完成真的是越来越近了。 后续剩下的两部分里,我会重点来聊一聊我自进入互联网行业开始工作近10年来的一些个人成长经历,以及我对于整个行业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期待着它们同样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