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丰富供给方式。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学计划、教材管理也存在着统一的问题,以及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的弊端。因此,需要坚持分层分类,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建立层次分明的教育模式,从而实现精准供给。同时,高校需要重视实践育人,在建立特色实践教学基地时,实现教学改革,结合理论、实践、项目、竞赛、活动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服务。 第四,丰富供给资源。一是针对内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由专业部门进行负责的基础上,保障教学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二是实现融合协同,针对各区域、各省、高校形成相应的联动机制,加强彼此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打破校际之间的隔阂,保障人才的培养效果。此外,还要注重产学研的统一,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 第五,培养专业人才。高校在创新创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专职教师,聘请具有丰富创业理念以及创业经验的人员来负责开展管理工作。同时,学校需要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来开展专业课程,从生态建设、供给模式、供给方式、供给资源以及供给人才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完善,进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责任编辑:君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