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发展战略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小微企业 > 发展战略 > 正文

了解下“高大上”的VC到底是怎么样赚钱、分钱和

时间:2016-08-03 09:27 作者:朝烽 来源:未知 人气:

这是前几天经纬的黄云刚在朋友圈发的, 很有感触, 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很多情况下不管是创业者还是FA都会在项目交流初期,想要直接寻找合伙人级别进行交流,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但土匪觉得主要还是可能存在几个误区:

1)合伙人精通任何行业;

2)合伙人直接可以拍板投资;

3)直接见面可以缩短投资决策时间;

4)直接见面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一般投资机构是经过分析师/投资经理的基础研究和项目初访,投资总监的项目筛选和判断,最后通过合伙人组成的投委会进行决策的。这样科学的方式才是一家正规投资机构的工作流程。

而且就如同黄云刚所说, 在很多方向和具体的点上,合伙人不一定比分析师有更深入的理解。

而且很多分析师对项目融资的推动能力也非常强,并不一定说只有合伙人才能推动项目, 毕竟很多项目,分析师了解的比投资人更深入,因为更了解,所以很多时候更愿意去推动项目,这个也是创业者应该要考虑的事情。

本篇就让我们走进VC机构,了解下“高大上”的VC到底是怎么样赚钱、分钱和管理人事的,也帮助各位找到合适的推动者,与投资机构高效地交流与合作。

为啥做VC的人那么少?

通常情况下,一家早期机构的投资加上投后团队不会超过20人,即使像经纬创投,峰瑞资本这样相对基金规模比较大的VC,投资团队也会控制在50个人以内,很多人肯定想问,为什么这个行业团队都这么精简?原因如下:

  • 合伙人-总监-投资经理/分析师的人员结构对早期投资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一家VC专注的行业一般在5-10个,少的话可能就2-3个大行业,这样按照一个2-3合伙人,每个合伙人手下有2-3个VP,一个VP带1-2个投资经理/分析师完全足够覆盖,数下来一个投资团队的确也就十几个人足矣。
  • VC所面对的早期投资本身的风险系数要远远高于二级市场,也远超PE,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投资阶段非常早,基本不能通过财务模型或是业务数据来判断公司的发展预期,所以需要一个比较深入且完整的逻辑链来对行业进行判断和分析,对团队进行评估,这个过程牵涉的人其实越少越好,才能保证信息的传达、共享和讨论都是完整的、没有差误的,高效的。鉴于本身就分工明确,并且有投委会来进行把关,所以基本不需要两个人合作来做一件事情,建立“战术上单兵作战,战略上默契配合”才是一个早期优秀的投资团队应有的目标。
  • VC机构的目标就是给LP(出资人)带来超额的回报,同时也通过项目的退出来给投资团队带来比较丰厚的carry(项目分成),扁平化的小团队不仅有利于投资工作的高效进行,也更能让团队相比之下收获更多的财富回报。

VC机构的人员

顺着上个话题,我们来讲讲VC机构的投资团队的组成。VC的组织结构还是非常扁平的,主要分为合伙人、总监/VP和投资经理/分析师三个职能角色。

  • VC机构的合伙人,主要负责基金的资金募集(特别是创始合伙人)、品牌建设、日常管理、投委会决策、投后资源匹配等事务,一般合伙人需要满足几个条件,第一是拥有一个或几个行业的人脉和资源,第二过往投资案例能够获得认可,也曾给LP带来超额回报的(起码10倍以上),第三拥有比较强的资金募集能力,一家VC长期发展会拥有好几支基金,投资团队需要不停地进行行业投资和布局,所以非常考验合伙人找钱的能力,当然其实如果在前面两点做的足够优秀的话,无论个人LP还是机构LP都会主动找上门来的。
  • 总监/VP级别,一般是从业3-5年的投资经理/分析师,当然也有从其他行业空降过来的,占极少一部分,这里不作讨论,这个群体经过3-5年的锻炼,拥有了主导一个项目的能力,不仅是因为往过的基础研究、协助投资等事务中积累了经验,而且还拥有比较丰富的消息源和获取优质项目的渠道,是机构的中坚力量。
  • 投资经理/分析师,奋战在投资一线,以个人为单位汇报给总监/VP的职位,一般从趋势判断、行业分析、项目获取、访谈安排、项目纪要、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投资报告、尽职调查、法律文件,事无巨细都要参与,当然在协商条款和价格谈判中可能话语权不是非常大。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