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发展战略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小微企业 > 发展战略 > 正文

关于新媒体的6个思考:从微博、微信到新媒体人

时间:2016-08-03 10:56 作者:朝烽 来源:未知 人气:

现在微博式微,公众号崛起,连带着新媒体运营也火了起来。而经过创业的磨砺,我对新媒体有这6个思考。

1. 关于新媒体

总的来说,我认为新媒体只是一个渠道,或者是某种方式,核心就是做新媒体过程中,或者在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背景下意识的一种思维方式,这个概念我也在反复的强调。我们现在做新媒体,其实并不是为了在现在这个时间能够做出多好的成绩,其实我们需要在做新媒体的过程中养成快速迭代、跟进、结合用户、内容为王等等一些思维方式。因为当下一个新媒体或者是时代,或者是环境来临的时候,就比如现在的网红时代,我们就很轻易的能够利用新媒体的思维去理解一个新事物,跟进一个新事物,把握和运营一个新的东西。所以,新媒体的核心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

2. 微博的衰落与否在于你是否保持关注

曾经我写一篇文章,或者在一些公开场合都“唱衰”过微博,但是它是不是确实不行了呢?其实不然。我个人觉得,实际上是注意力的问题,因为当时我大部分的时间、注意力都在公众号上,或者在微信上,我能意识到微博很重要,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或者说是一个阵地,但是我还是会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公众号和微信上。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可能看不到微博更多的好处,或者是看不懂、玩不好。

在某一个时间段之内,微博的用户,或者活跃率确实有所降低,但是1.5亿跟2亿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我在聊微信公众号的时候也提到过,很多人也在问我说,是不是微信公众号现在不行了,阅读数降低了,大家打开率也低了,不发朋友圈了等等。就算微信的活跃用户从6亿降到了3亿,还是一个非常恐怖的量,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它有多火,还是不火,只要它还有价值,只要它还有空间,我们就还是要去研究它。

关于微博,我接下来也会多花一些时间去研究它,它依然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尤其是现在的网红时代,因为网红需要开放的宣传个人平台,微信相对来说比较封闭,所以如果在时间、精力和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微博还是值得投入的。就拿电商类的企业举例,淘宝一个流量可能要到10块钱左右,但是微博的流量1-2块钱就能拿到,微博倒流到淘宝也是非常的流畅,毕竟他们有资本关系。同时,相对来说微博的能够更轻,更适合不是特别擅长内容的团队。

3. 微信公众号还有未来

无论是多少人在唱衰公众号,唱衰微信,或者有更多的媒体和平台跳出来,都不需要太多的考虑这些问题,更多的应该思考自己做的公众号、做的微信到底能够提供给用户的价值是什么,能够优化内容,还是能够策划更好的活动,还是做更好的排版等等。作为公众号来讲,它能够深度聚合用户,集营销、管理、沟通为一体的闭环,所以它的重要性就不用再说了。只不过现在的公众号已经过了轻成本运营的时代,现在更多的是要投入金钱、资源、团队做专业化的运作,拼的是比较硬的实力,想说投机取巧,或者找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我刚刚邀请进来的一个朋友是做母婴类的账号,目前几乎是通过内容在吸粉,每天的自然增长在2000左右,现在的体量是20万,估计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的话,可能到50万的规模也就只需要3—6个月,并且还是不怎么花钱的情况下。

4. 关于新媒体人的思考

我自认为,现在的我,或者是前一段时间的我,已经从新媒体的本身跳出来了,我之前也做过微信、微博小编,做内容排版,也会整体把控一个微信账号的运营,它的规划,又开始说做整个新媒体的布局、规划,除了微博和微信,还有其它各种新的社会化营销渠道,然后去分析整个移动互联网各种各样的形态、商业模式等等。我们姑且把我刚才提到的顺序从小到大进行排列一下。

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自己愿意做专才还是全才,或者说大家认为现在比较有需求,或者是比较能够吃得开的是专才还是全才?前两天我接触到斜杠青年这样一个名词,我去百度了一下,发现这个词真的很屌,不能说是未来的趋势,但是我好想就属于斜杠青年,所以我个人建议去做一个全才,专才也好,全才也好,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冲突。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