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愿意通过货币让别人去分享自己企业的活动,但是往往效果不好,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促使别人转发呢?与其给用户“人民币”诱导分享,不如直接给他们这5种“社交币”:
一 寻找谈资
社交往往从聊天开始,而聊天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寻找谈资”——想想你缺乏谈资的情形吧,你们不得不通过询问对方的家乡等来辛苦地寻找谈资,这是有多么无聊。
因此如果你创造的信息能够为用户提供“谈资”,就相当于给了他们“社交币”,让他们可以拿去聊天。
那么如何为别人提供这种谈资呢?
重要的办法就是“寻找有违常理的戏剧性冲突”。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资深撰稿人布隆代尔曾经说过,最适合登在报纸上的新闻就是:
《我在FBI工作时如何通过与狗熊发生关系而找到了上帝》
所以,你需要找出你想表达的庞大信息中,真正违反别人的第一直觉的地方。
比如:
好奇心系列:“你知道吗?麦当劳其实是个地产投资公司。它真正的赢利点并不是卖汉堡,而是……”
营造反差系列:“我们是初创的手机品牌,但是却是世界上第二好用的智能手机”或者“我们用豪华跑车送煎饼果子”。
“最”系列:“XX发布了世界上最薄的智能手机”或者“XX开始售卖世界上最长的烤串——足足2米长”
“首先”系列:“XX发布了首款能识破谎言的手机”或者“XX研发了可以飞的自行车”。
“傍大腿”系列(把信息附着在一个知名概念上):“我们卖的煎饼被李克强吃过”或者“创始人砸掉100台iPhone,跟苹果宣战”。
这些信息之所以容易成为谈资,是因为他跟我们日常所见的现象不同,违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预期和直觉。
而大脑一直是变化非常敏感,但对固定的事物并不敏感。所以警示灯才会出现明亮和颜色的闪烁变化,以提醒人们的关注。
所以如果想在“谈资”领域创造“社交币”,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出你的产品、创始人等一切信息中,违背别人第一直觉的部分。
而一个重要的检验方法就是,当你创造出这样的信息后,你觉得别人会不会这样说:
“哎,你知道吗?刚刚……”
“你听说了吗?昨天……”
“现在我才知道,原来……”
二 表达想法
在社交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渴望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来影响他人。而如果你的信息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帮助,他们就会转发你的信息。
请想象这样一个情景:
在酒桌上,小李突然咳嗽了一声。
“这是外寒内侵啊,你多吃几片梨就好了!”小张提醒到。
“原来你还信中医啊!这么伪科学的一套理论你还信?”小王作为长期的反中医者,看不下去了。
“谁说中医是伪科学?销售部的谭总上次得了严重感冒,吃了好次西药没有好,结果最后找了一个老中医,竟然就好了!”小张反驳到。
“你那个是单独案例,不足以证明中医的有效性的,有本事让这个老中医的药通过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
“我听不懂你说的试验是什么,反正老中医的效果是周围小区公认的!”
双方陷入了持续的辩论中,最后不得不转移话题。而小王也根本没有说服小王,没有让小王相信“吃梨治疗咳嗽”并不科学,双方不欢而散。
(责任编辑: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