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在这场辩论中,小王掌握一些“社交币”的话,就容易多了。如果你的信息也能够帮助别人表达想法、说出自己内心想说的话,他们就会自动分享、传播你的信息。
所以我们在朋友圈中经常看到公司老板们分享这些文章:
《致加西亚的信:全力完成任务的,才是好员工》
《细节决定成败:员工最让老板感动的8个细节?》
《情商为王:跟客户打交道时如何压制自己的情绪?》
同样,我们在朋友圈中也经常看到基层员工分享这些文章:
《70%的优秀员工都是被平庸的中层管理者折磨走的》
《研究发现:过度加班反而有害工作效率》
《员工更加勤奋,就能弥补高管在战略上的失误吗?》
老板有很多话想跟自己的员工说,但是自己并没有强大的表达能力,也没有那么多耐心慢慢解释。这时候如果有一篇文章正好说出了他想表达的观点,他就会分享这篇文章。
同样,员工也有很多话想跟老板说,但是自己没有强大的表达逻辑,也没有勇气当面直接说。因此这些文章的出现也帮了员工一个大忙。
无数的自媒体作者、知乎达人、微博大V都在创造这种“社交币”。
以至于将来可能我们沟通问题时,可能不再需要自己组织任何语言,只需要转发各种“社交币”就完了。
比如以前的情侣讨论可能是这样的:
女:我觉得你有些毛病需要改改,并不是我理想的男人。
男:具体是哪些啊?你也不能对我要求太多啊!
女:比如你不够体贴啊,不够“成长思维”啊。
男:什么意思啊,我也不知道改怎么做,你也应该从自己角度考虑下啊!
不光微信公众号文章,甚至很多企业的广告,也在这个方面为用户提供了“社交币”,帮助用户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个广告引来很大的转发,因为它表达了很多用户内心想要表达的内容,为用户的这个表达过程提供了“社交币”。
想象一下,假设你一直被父母质疑和限制,不让你做任何冒险的事情,但是你自己又反驳无力。你会怎么做?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转发陌陌的广告。
再比如苹果著名的《Think Different》广告,写给哪些与众不同但是忍受质疑的人……
甚至几乎所有的诗词、歌曲,人们引用它、传颂它,因为它说出了自己内心想说的话。更重要的是,它说的比自己说的要漂亮。
甚至李叫兽的上一篇文章《企业扼杀创新的4种方法》,描述了很多企业管理者扼杀创新的行为。其获得转发,就是因为它说出了别人想表达的观点:
“瞧瞧,其实咱们公司也是这么扼杀创新的。”
三 帮助别人
“你是被需要的!”我想没有什么话能够比这句话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
在社交中,大部分人喜欢帮助别人,并且从中得到快乐,因为帮助别人可以给人提供一种“自我价值感”,让自己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所以我们看到有人总喜欢充当免费的媒人,撮合两个朋友在一起;
有人也总喜欢转发各种“实习招聘信息”(也就是求职者说的“人贩贴”),以帮助朋友圈的人找工作……
毕竟,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朋友圈中持续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对别人提供了帮助,这个人的隐形地位就会上升。
而如果你的信息能够给“用户别住别人”的过程提供帮助,他们就会转发你的信息,而你就给这些人提供了“社交币”——因为你的信息让他们感觉社交更成功了。
(责任编辑: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