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地推模式相同,我们印制了传单和易拉宝,三个人分工,我与陈丹负责“展台”,陆鑫负责拉人及散发传单。 (图:即时服务的宣传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被拉到展台的“潜在用户”在被陆鑫忽悠一遍后,会被我们再忽悠一通,如果忽悠成功了,并当场下载软件者会得到真空包装的杂粮一包(有黑米、小米等)。在这里我发现,与对手e家洁类似,身边家政对用户的主要吸引力还在于“低价”,至于之前宣传的“随时家政”事实上并不在宣传语之列,与之相比,用户更希望得到廉价的服务。聊天中,多位小区居民说:“家里很少用小时工,所以在选择小时工的时候很谨慎,即时服务应该不会用到。” 即使用大爷大妈最爱的“杂粮”作为“诱饵”,整个一上午前来询问的人仍不多,实际下载的人也只有两个。陆鑫说,这可能与今天天气太热而且又是周末有关。 但事实上,这很很可能是用户群的问题,实际上经过观察,小区中大量的居民是45岁以上的退休赋闲在线的叔叔大妈,这类人群一方面很少有人拥有智能手机,另一方面,这一人群本来在家就没事,请小时工的几率少之又少。 这一观点后来也得到了陆鑫和陈丹的认同,他认为其实应该前往更“年轻”的小区去宣传。而不是传统小区。 最终这次传统小区推广之行以失利告终,走的时候,我们留下了一些宣传材料。便放弃了这次推广。 (图:一上午的推广,只有两个用户下载了软件) Step2:海淀白家瞳村——一次失败的“城中村”计划 城中村推广一直是身边家政主打的一类推广策略,与柳芳南里小区不同,城中村推广主要是为了招募更多的小时工。一方面,城中村距离城市较近,有利于小时工尽快到岗工作,另一方面,城中村内往往居住着大量赋闲在家的妇女。 在我们到达前,同是推广员的葛玄飞已经提前到达这里,并 “搞定了”两个阿姨。在行驶了30多公里后,我们到了这个村子。还没进村,陆鑫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村子周围虽然有小区,但从外看去小区内没有停车一片脏乱,无人居住。 这使得陆鑫对葛玄飞的推广选址很不满,因为这直接意味着,花重金推广的小时工群体将会完全派不上用场。 (图:陆鑫和葛玄飞在用地图查看周围的小区) 目前在身边家政App中用户检索小时工的距离是5公里,一旦小时工不在这个范围内,用户的屏幕上将不会出现在线的小时工。因此,在推广的时候,小时工与用户能否在地图中协调出现成了这一产品是否有效的关键。 损失了两个阿姨,陆鑫有些心疼,我问他,现在推广一个小时工总成本需要多少钱。他为我算了这样一笔账,目前身边家政给每一位小时工都配备了一部智能手机价值约300元,推广人员人工成本约20元,同时他们还为小时工配备了服装和工牌等等,加上保险的费用,一个小时工核算下来在400元左右。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