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碑的银行可能会接受度更高,但是现在银行服务是有很大同质性的,差异不会太大,金融创新会被比较快地模仿。”金麟认为,跨行归集可能会导致客户越来越依赖于某一种银行卡,金融资源分布更集中,客户可以通过一个账户去管理很多账户,实现集中理财和核算。从行业上看,归集功能的竞争意味着有些银行在过去一些业务上的竞争优势可能被放大。 在去年的第三季度,多家银行都对自己的跨行归集进行了宣传和推广,但是每家银行的网银都有不同的安全要求,有的是USBkey,有的是动态密码,目前并没有哪家银行可以做到一家独大地开展归集业务。但这种百花齐放的状态,似乎也昭示着归集这项业务的兵家必争之势。 金麟认为:“银行通过归集可以把产品进行整合,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在银行发展成为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方案的趋势下,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会慢慢由单一产品向集中化、集中管理去走。” 什么在支撑“归集”? 可以说,跨行归集最直接的支撑平台是央行的“超级网银”系统,但实质上,近几年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改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和银行客户对电子银行业务的认可才是支撑目前跨行归集如此火爆的最终原因。 “与线下网点相比,电子银行会是今后一个更大的趋势,招行的网点和其他同业相比是非常少的,但我们从推广网银到现在推手机银行,业务创新一直走在其他银行的前面,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胡滔表示,招行在推广网银业务15年后的今天,收获了一批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客户群,这些人在目前也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财富的掌握者;与此同时,线上业务也大大节省了业务的成本。 据胡滔介绍,招商银行柜面业务的电子渠道替代率是90.44%,现在全行930个网点,2013年年底电子银行的交易量将能达到再造一个零售银行部的水平。而从电子商务方面看,2012年招商银行客户在网上交易的金额超过2000亿元,接近线下POS交易量的20%,其中手机支付已接近100亿。最新推广的手机银行也有比较激进的增长,最近两年里手机银行客户增长了8倍,有效客户接近300万。 胡滔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是很少去网点的,现在我们的业务也并不是纯粹靠银行的推动,而是客户本身就有需求,未来移动互联网的趋势更是势不可挡。” 关于“归集”的思考 尽管目前包括工行、农行、建行、中信、兴业、招行、浦发、光大等多家银行均已开通超级网银业务,但多数银行则仍需要手工操作方可实现跨行归集。并且,使用超级网银归集资金,也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各家银行对此的规定也相对繁琐。尽管目前主要银行都给出了具体的支持条件,但是客户还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实现归集业务的办理。 虽然跨行归集是有进有出的资金调配过程,但更多时候跨行归集是把原本分散于多家银行的资金集中到中央账户所属的银行手中,这种归集是否也是银行发现高净值客户、掌握客户资产情况的渠道之一? 华夏银行北京分行客户经理梁宇表示:“通过资金的归集是有发现高净值客户,并给私人银行带去一些客户的可能。” 第一财经学院理财专家、执行院长徐建明认为,从理财的角度,银行全面地了解客户的财富情况,给出的理财建议也才能更符合客户需求,其实对客户和银行都不是坏事。但是这里面的所有动作应该都是客户自愿而且不收取额外费用的。 在不断创新、多元发展的金融市场,银行的业务创新也有点箭在弦上的意味。跨行归集或许也只是银行应对外部压力的手段之一。 “在支付宝和拉卡拉等的发展过程中,银行的支付体系已经遭受了一定的冲击,超级网银的出现让行业对银行流动性和个人的资金情况有了更好的了解。”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宪铎对本报记者表示,从一家银行来说,归集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现在银行也很多,都在竞争客户,某家银行要做到完全归集也是很困难的,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家银行的信息都不一定是完整和全面的,归集的结果需要分析和研究,不能简单做判断。getty图 (责任编辑: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