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振侠从毕业后就加入友宝,在设备安装和维护的工作一线奋斗了多年。据他介绍,从2013年到2017年这段时间里,安装、维护自动售货机是一件非常辛苦且琐碎的工作,当时的机器大多都只能使用现金支付,所以机器内部的“纸硬币器”经常会出故障,不识别、不找零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不仅给顾客带来了不便,还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许多成本。”门振侠表示,由于自动售货机内部要储存大量硬币用于找零,所以当时需要有专人来负责换硬币、管理硬币以及跨区域运输硬币。“普通人可能对硬币的重量没有概念,其实3万至4万块钱硬币的重量已经足以压得一辆小轿车难以发动。所以在物联网技术和刷脸支付推广使用后,我们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减少了很多。” “我的工作是将人脸‘翻译’成一串代码,成为数字化世界的‘通行证’。虽然目前工作内容减少了,但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仍然‘既需脑力强,也要体力好’。”据门振侠介绍,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于技术人员要值守一片区域,所以每天步行2万到3万步是常态,最辛苦的同事曾一天走了6万多步,大约30公里。更考验体力的是门振侠的工具包,里面大概有十几种常用工具,包括鼠标、键盘、螺丝刀、钳子、改锥等,“这些东西就有大约10斤左右,如遇到处理机器故障,带的东西还要更多。” 据友宝市场部负责人李雪冰介绍,目前,友宝中数百名工程师都已通过培训升级为“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他们2到3人为一组,每天三班倒,保证24小时内所有区域都有人员值守,一旦机器出现故障,确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 据了解,作为人社部日前公布的13项新职业之一,像门振侠这样的“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目前在全国还不足万名。不过在物联网产业中,在与刷脸支付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诞生的研发生产和安装调试人员已经达到50余万名,而且规模还在逐渐扩大。相信在不远的未来,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就业的“新图谱”将会更加丰富。 【专家点评】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物联网研究室主任张旭: 根据相关预测,2020年全球物联设备数将达281亿,市场总量将达7.1亿美元。在国内,物联网产业也备受关注,已有很多高校开设了物联网相关专业,市场上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有调查显示,未来五年,物联网人才需求量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相信不论是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还是未来可能由物联网孵化出的全新职业,都将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朱勇: “云端”离生活并不遥远 今年33岁的朱勇,是浪潮集团的一名云计算工程师。最初,毕业于山东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的朱勇,从事的是软件和服务器硬件相关工作,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势头日渐迅猛,他开始对云计算变得“痴迷”起来。 2011年,恰逢浪潮集团提出向云计算领域发展的战略,于是,朱勇主动请缨转调至“浪潮云”项目团队,与云计算结下了不解之缘。 “云计算并非在云端‘高高在上’,不是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朱勇说,云计算的本质是按量取用、按需付费,开创了全新的信息技术服务模式,用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为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朱勇告诉记者,云计算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培育形成新产业和新消费热点;能够打破信息孤岛,让各个部门高效协同运转。云计算所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新活力。 “作为较早进入云计算行业的一批人,我很幸运遇到了云计算蓬勃发展的时代。”朱勇说,目前,他主要负责云计算平台的架构规划,以及云计算产品的设计、研发、安全策略等内容。在工作中,他流过很多汗水,也有过很多喜悦,那些锐意创新、拼搏奋斗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 朱勇介绍,在打造政务云整体安全体系时,他们逐层分析建设路径,在保障基础设施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应用及数据安全的基础上研讨每个产品的切入点,不断进行调试,最终建立了完整的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运维体系,拥有了为每个云中心提供安全防护和安全管理的能力。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