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黑客总感觉像是干坏事的。殊不知,其实在真正的黑客世界里,有“白”也有“黑”。他们所做的内容相似:通过代码寻找计算机与网络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其中拥有正义的一方被统称为“白帽子”。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大众的重视,“白帽子”这一职业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在人才市场更是供不应求。近日,劳动报记者采访到业内知名“白帽黑客”,听他讲一讲这一职业的真实状况。 年轻化、缺人 人才缺口70万,九成35岁以下 然而仍有一个现状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网络安全人才严重不足。“我国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缺口高达70万,并以每年1.5万人的速度递增。”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竞评演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舟军曾在某论坛上表示,高校学历教育培养的网络安全人才只有寥寥几万人,远远跟不上网络安全需求。 背后的原因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网络发展速度相关。上述专家指出,传统高校的学科课程,强调基础理论,忽视培养学生在计算机上的应用能力建设,没有相关专业设置,大多数“白帽子”黑客都是靠兴趣“自学成才”。据《2018白帽黑客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白帽子都不到35岁,18-24岁的白帽子占比最多,高达45.3%,其次是25-34岁的白帽子,占37.3%。所有“白帽子”中,58%是自学成才,67%通过书本以及博客、社区等网上资源学习技巧。 好奇心、兴趣与责任 “白帽子”养成三步曲 在黑客的圈子里,“lake2”这一外号小有名气,这是“白帽黑客”胡珀在他大学时起的网名。11年过去了,他从最基础的T1助理工程师开始,一路成长,经历了从Web2.0、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智能设备的种种浪潮更迭,如今已是腾讯安全平台部总监。而他带头成立的腾讯BladeTeam已报告了谷歌、苹果、Adobe等多个国际知名厂商70多个安全漏洞,得到互联网行业、厂商以及国际安全社区的广泛认可。 大部分人的职业选择都充满着偶然性。胡珀最初对于信息安全的兴趣来自于2002年报刊亭的那一瞥。 那时,胡珀才刚上高二,路过报刊亭时,一本叫作《黑客X档案》的杂志吸引了他的目光。期期不漏地坚持下来,他从一开始的基本看不懂,到能摸清大部分文章,差不多花了半年时间。就是那本薄薄的杂志让胡珀寻得网络信息安全的大门踪迹。大学后,他开始更加专心地研究安全技术,也从读者变成了资深作者,后来转战博客写技术文章,从此将“lake2”这一网名印在了黑客圈子里。 对技术的热爱和好奇心一始贯之,当问及这么多年怎么坚持下来的,他笑称,唯有“兴趣”二字。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新东西,在他看来都是尚未解开的谜题,等待破解的难关。为了更专注于互联网最新领域前沿研究,他成立了腾讯BladeTeam,带领一群兴趣相投的小伙伴一头钻进网络安全攻防里。他们在世界顶级安全峰会上,首次向行业披露主流手机基带的研究方法及工具;IOT时代到来,他们研究过如何远程控制智能楼宇;发现并报告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的威胁漏洞;他们还是谷歌AI框架漏洞的首个贡献者,并协助谷歌建立起漏洞响应机制。 能够抵御得住外来的诱惑,也是胡珀在“白帽子”从业守则中划重点的特质之一。这一职业时时刻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最大也是最难的便是金钱诱惑,这是一个底线,也是“白帽子”必须坚持的操守。 金钱的诱惑有多厉害?他举了个例子进行说明,“比如说同样一个手机漏洞,国外黑客组织可以出到200万美元的价格,而谷歌或者其他手机厂商的价格基本只有20万美元,这中间相差整整10倍。在这样的诱惑面前,‘白帽子’能够抵抗住诱惑,坚持自己的职业底线显得十分重要”。 修补、防守、保障 堪称网络安全“辅警” 好奇心、兴趣与责任背后,就是物联网时代下全新的安全挑战。 “过去系统被黑客攻击,顶多是损失资料。到了支付时代,损失的可能是真金白银。到了物联网时代,很可能危害生命安全。如果黑客控制了物联网设备,很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带来威胁。”胡珀坦言。 他向记者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案例是2015年的事。那时在线支付还没有那么先进,当时会用手机加上POS机的形式来刷卡。“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对比较火的POS机进行了分析,直接把包拿下来,就可以把包解开把参数改掉,比如转一元钱,可以改成转一万元钱,账号也可以改掉。只要他在这个POS机上刷过卡,我就可以把所有的钱转到自己的账号上,这就是一个真金白银的案例。”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