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一短板:目前缺口高达32万人

时间:2019-06-01 02:05 作者:逆风飞扬 来源:网络媒体 人气: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邓晓蕾 中兴事件引发了业内对“缺芯之痛”的大讨论,所谓芯片,并不是做一块集成电路这么简单。它的产业结构长且复杂,难的不仅芯片技术本身、资金短缺,稀缺的人才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第一短板。数据显示,人才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第一短板:2020年需求规模预估72万人  目前缺口高达32万人

近日,在2018全球半导体才智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下称“白皮书”)显示,到2020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2万人左右。

截至2017年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有人才存量为40万人左右,其中设计业从业人数为14万人,制造业从业人数为12万人,封装测试业从业人数为14万人。人才缺口严重,预估达到32万人,年均人才需求数为10万人左右。而每年高校集成电路专业领域的毕业生中仅有不足3万人进入到本行业就业。

proxy

数据来源:白皮书编委会调研数据库、智联招聘全站大数据,CSIP整理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市场规模增速创近年新高,达到3432亿美元,同比增长24%。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高速增长,2017年产业销售额达到5411.3亿人元,同比增速达24.8%。产业的高速发展,相应的让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剧扩大。

白皮书提到,在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期间,设计业人才需求数量增幅趋于稳定,但高端设计人才紧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制造业受产能扩张影响,人才需求保持高速增长,由于近几年国内生产线布局进入快车道,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传统老牌制造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国内制造业企业对于人才争夺的恶意竞争现象较普遍,应引起高度重视。

为缓解产业高速发展,而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配置,保障人才供给数量,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当前的着眼点要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规模和速度上继续发力,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白皮书显示,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95万人,集成电路专业领域高校毕业生人数在20万人左右,约占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2.6%。

proxy-1

数据来源:各相关高校2017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集成电路专业领域的所有毕业生中,仅有12%左右的毕业生进入本行业就业。其中,与集成电路强相关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集成电路工程专业毕业生在2万人左右。 也就是说,这四个强相关专业毕业生进入本行业的比例约为36%左右。

proxy-2

集成电路行业是一个对于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的行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明显已不能够满足人才的供给要求。白皮书指出,除了继续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外,还需推动微电子和集成电路相关一级学科的申请和建设,缩小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间的差距,推动集成电路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改革”。

从产业链来看,集成电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业、集成电路制造业、集成电路封装和测试业等,每个环节对岗位的需求存在差异化。如何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和培训集成电路领域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白皮书建议,应加快集成电路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建设。此外,明确集成电路行业人才培养培训标准,探索建立统一的职业能力培训认证体系并与国际接轨,开展大规模职业教育培训,弥补产业人才供给不足的缺口。

“产教融合是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参与白皮书编撰的安博教育集团创始人黄劲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但是,产教融合不是简单的某一个企业跟某一个院校之间的关系,应该把企业需求和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两个需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公共服务平台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解决我们所需要的规模化地产业人才需求。

黄劲介绍,安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已经工作了1-3年的职员,经过专业的短训,找到更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其次,针对双一流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公共的实训平台,让毕业生能够在实训平台上获得实习机会。最后,针对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为这些学生提供专业半导体的课程体系,引入企业实训资源”。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