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近几年兴起的新型的招聘模式,如以Boss直聘为代表的直聊模式;以内推网为代表的内推模式;以兼职猫为代表的兼职招聘模式等。这些新型的招聘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招聘模式覆盖率低、效率差、成本高的弊端,为在线招聘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 用户粘度降低 很多调查显示,90后群体在重视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强调服务的良好体验性,包括新奇刺激型体验、成长教育型体验、享受型体验等。多元的招聘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吸引着新用户去注册体验,但随着新进入职场者需求的变化,他们对这样的平台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用户重复访问率低,产品粘性差。 三、用户对于中国招聘市场的影响 (一)用户对于移动招聘的影响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20-29岁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此外,移动社交应用已成为中国网民手机中的必备工具,近一半的用户每日使用移动社交应用三次以上。潜在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成为主要趋势,对移动招聘的影响有: > 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用户服务,优化和提升用户体验。用户在移动招聘平台不只是需要真实可靠的求职信息,缩小与招聘方的信息鸿沟,同时也需要在这里满足社交需求,获得归属感。加强平台信息审核,精简面试流程,为候选人设计个性化服务,给候选人营造良好的申请体验。 > 增强用户粘性,培养用户习惯,满足用户多元需求。当求职者通过移动招聘平台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之后,会增加对平台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与平台之间的连接感增强。此时平台如提供有其他成长发展或其他生活所需服务,也很容易被接受,可以增强用户粘性。 > 移动招聘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简析简历和岗位需求、对用户行为进行数据分析、主动的职位推荐、精确的人岗匹配计算等,优化用户体验,提高招聘效率。 (二)用户对于市场服务供应商竞争格局和发展战略的影响 > 关注年轻人的服务需求 90后是职场新兴力量,要深刻把握工作经验在1-5年的年轻用户。人力资资源服务供应商胜出的关键在于定位明确,深刻了解年轻用户的需求,并能根据最新技术和完善的服务,精准把握双方需求,整合和创新招聘模式和手段,扩大对年轻群体的服务链。这个群体渴望获得精细化和个性化的人才解决服务方案,也愿意购买更加安全、可靠、个性化的招聘服务。 >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员工跳槽频繁,人才流动大,招聘到合适的人才难度增强。以前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类似的传统招聘平台提供的服务相对较轻,随着市场的变化演进,这些业务模式的局限性突显,HR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筛选简历、电话确认意向,效果不明显,所以原有在线收入增长变弱,需要外延RPO来补充原有服务。 未来,市场服务供应商将运用人工智能、与计算、大数据作为技术工具和招聘利器,进行智能推送、智能邀约,提高人岗需求匹配度,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招聘效率。比如,大街网深耕大数据+算法,通过对职位需求的分析,自动帮HR完成简历搜索、筛选,并将筛选合格的简历直接呈现至HR的面前。此外,还可以在同一时间,自动向大量匹配的候选人进行意向询问,邀请被动候选人来投递简历,并在短时间能确定候选人意向,给HR和候选人提供更好的招聘服务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当这些新兴技术广泛成为服务供应商引进使用的技术工具后,与候选人建立和维护良好关系、评估候选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深度识别候选人的综合潜力、评估与公司文化的契合度、深入洞察候选人的需求等需要服务供应商投入更多的精力。 这些新兴技术能进一步发现、判断、分析并最终解决用户的隐性需求和衍生性需求,扩展市场服务供应商的业务范围和盈利空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体市场规模的扩大。 > 发展人力资源生态闭合链条 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招聘平台开始注重线上与线下服务结合,一二线主要城市向三四线正式拓展,从基层蓝领到精英人群的全覆盖,从专注招聘到进入社保福利等人力资源综合管理领域,整合和创新人力资源相关的服务模式,企图打造一站式人力资本服务平台。如今,在线招聘市场已经渗透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包括提供职业测评、培训教训、人事外包及咨询等。随着中国企业的发展和数字化变革,在线招聘市场将继续渗透,打造人力资源服务的全生态系统。 (责任编辑: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