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美国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比较研究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进一步理清创业教育思路、完善创业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启示一:更新创业教育理念 1.树立知识先导理念。就是把知识作为个人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清晰认识创业关键能力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现有知识与创业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增强个体对知识的汲取和管理,构建学生创业所需要的知识架构,为实现个人创业远景打好基础。 2.树立实践为本理念。就创业教育而言,实践比理论传授更加重要。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实践。因此,要树立实践为本理念,把实践活动作为创业教育的根本方式,通过对创业实践体系的构建和研究,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加快创业教育发展。 3.树立科学孵化理念。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因此要依据系统优化理论,对创业教育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组合,更好地实现创业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学生科技成果孵化基地,通过建立创业园区,提供资金、管理多种服务,使大学生在真实的创业过程中提升能力。 (二)启示二:构建完整课程体系 1.优化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是创业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优化。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基本素养,帮助大学生整合不同领域知识,获取必要的技能,打下专业学习的基础,因此应该渗透到高校各院系各专业教育活动当中。专业教育就是把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教育课程当中,在不同学科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如历史学课程可以融入创业者对人类历史的推动作用;政治学课程可以融入政府政策对创业的影响;管理学课程可以融入创业过程的管理等。 2.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创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创业知识参与创业,提高创业能力的必要途径。高校创业教育只有通过实践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可以从课堂实践和活动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构建。课堂实践一般包含体验性课程和特殊性课程,如开展社会调查、行业预测、职场体验、沙盘推演、企业家面谈等活动。活动实践则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真实的外部环境和实践氛围,如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开办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基地等,供创业者获取所需资源,孕育创业项目。 (三)启示三:健全创业教育机构 1.健全创业教育管理机构。成立由校级领导担任组长的创业教育领导小组,整合资源,宏观部署,领导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学校教务部门具体负责全校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制定创业教育计划和方案,协调创业教育活动和项目落实。发挥各方优势,明确学生管理、科研、共青团等部门职责,形成合力。 2.成立创业教育研究机构。教育研究是做好高校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成立创业教育研究机构,开展创业教育相关内容研究,可以帮助学校选择适合的创业教育模式。大学可以在商学院成立创业管理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创业与创新、创业和企业成长等问题,从理论上指导创业教育健康开展。 3.设立创业基金管理机构。设立创业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助力大学生创业活动顺利开展。具体工作是:通过向政府申请创业补助、向社会募集创业基金等途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帮助;帮助大学生合理使用创业基金,避免资金浪费导致创业失败;向企业和社会推广大学生创业项目,促进大学生创业项目影响力,为大学生创业活动争取更多更好发展前景。 (四)启示四:改善创业教育条件 1.培养师资队伍。和美国相比,“双师型”师资缺乏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短板。借鉴美国经验,可以采取三种形式加以弥补:一是举办创业教育培训。高校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创业培训”机构培训和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创业能力和理论素养,掌握最新创业教育”资讯”。二是引进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创业教育。可以通过举办讲座,聘请兼职教师、创业导师等方法,把企业的师资引进来,为大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实现校企合作双赢。三是共享园区创业教育师资。高校举办的创业园区不断涌现,大学城又缩短了学校之间的距离,为密切高校之间联系,互聘创业教育师资提供了便利条件。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