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如何破解显示产业人才匮乏之痛?

时间:2019-01-05 05:19 作者:hongyi 来源: 人气:

这两三年来,中国大陆新增的面板生产线至少有10多条,但是相关产业人才并没有因为蓬勃发展的面板产业而迅速增加,面板产业人才十分匮乏。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研究员耿怡表示,近年来,全球面板企业之间掀起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如何解面板产业人才之困是中国面板产业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

如何破解显示产业人才匮乏之痛?

如何破解显示产业人才匮乏之痛?

显示产业人才十分匮乏

中国大陆面板企业通过率先布局液晶面板超高世代线将取得产能优势,到2019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能有望问鼎全球第一,奠定中国大陆在全球液晶面板产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大陆OLED产业也蓬勃兴起,已建和在建的OLED产线已经超过10条。

中国大陆显示产业轰轰烈烈的发展表象背后是人才的匮乏,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指出,中国大陆显示产业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中国大陆显示产业人才的增长速度。当中国大陆刚刚进入LCD产业的时候,可以从国外引进一些现成的人才,但是到10.5代LCD世代线的时候,全球有经验的人才越来越少,同时,到6代OLED产线的时候,人才更是稀少,只有韩国才有成套生产经验的人才。未来还有量子点技术、MicroLED等新型、前沿显示技术,如果中国大陆要突破这些技术可能人才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确实,中国大陆显示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人才的捉襟见肘。耿怡表示,2017年多条液晶高世代线和OLED产线进入量产阶段,国内相关产线材料和设备的采购额达到1000亿元,成熟和高水平的人才资源是各大企业竞相攫取的宝贵资源。液晶产业通过引进外籍人才的手段难以解决人才不足的难题,OLED是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人才积累不够充分的问题。

中国大陆显示产业人才匮乏已经成为一件棘手的事情。当前我国显示企业人才招募途径是以“挖人”为主,耿怡指出,企业为节省时间,更倾向于高薪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而往往忽略了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和队伍的搭建,我国显示产业人力成本不断被推高,但是人才缺乏的根本问题却未得到解决。

如果中国大陆显示企业一直相互挖角,而不去解决显示产业人才匮乏问题,中国大陆显示产业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更难以实现从显示大国向显示强国的跨越。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袁桐认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产能大国,如果中国显示产业要继续走强,要真正实现超越,需要依靠多元化、创新性的人才。这里的人才不只局限于显示器件人才,还包括显示产业配套人才。

政策扶持引进国际人才

显示产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中国显示产业通过资本的力量已经在产能上实现一定的跨越,但是显示产业的竞争不止于此,还存在技术的竞争,而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一个行业没有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点,很难走得长远,更难以形成超越。中国政府相关机构在制定显示产业扶持计划的时候不能只浮于表面,只注重一些表层的数据,而应该从推动显示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呼吁,应该像支持显示行业发展项目一样支持显示产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将显示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列入《新型显示产业超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甚至可以给予明确的资金扶持。

复旦大学教授谷至华则建议,政府和企业联合建立中国新型显示学院或者大学,因为中国大陆显示行业走到今天已经非常大了,需要正规的综合性大学来为它专门进行配套。谷至华透露,早在2000年初期,中国液晶显示产业刚刚开始,OLED产业还未落地的时候,他就建议国家应该建一所与面板产业相关的高等院校,为产业培养综合性人才。韩国显示产业之所以引领全球,与它们较早注重显示专业人才培养有关。据了解,京畿大学(KyungHeeUniversity)信息显示系教授JangJin建立了全球第一所显示学院。“20年前,我经常听到显示公司抱怨他们缺乏硕士和博士人才,这导致我创建了显示学院。”JangJin回忆说。在JangJin的主导下,KyungHeeUniversity在1997年开设了显示学院研究生院,并于2004年首次在全球开设了显示专业本科学位。

目前,市场对建立中国新型显示高等院校的需求十分紧迫。谷至华指出,新型显示设计发光学的问题,需要研究发光的基本性质、基本原理,甚至需要研究一些新的发光材料。而且发光材料的研发不仅涉及材料本身的问题,也牵扯到物理学、化学等问题,这就需要一些综合性的人才。现在各个大学虽然都有一些与显示相关的研究室或者专业,但是比较分散,很容易做一些重复性工作,与产业配合度不够,不利于培养出能推动显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现在企业发展比学校研发还要快,学校老师要向企业学习,这是不正常的,这说明显示产业在我们国家产业中还处于比较低的位置。”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