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部竞争环境来看,私募基金行业的竞争无疑是激烈的。无论从管理人的集中度还是行业的成熟度来看,私募资管这块大蛋糕的争夺战将越演越烈。如同其他行业,私募资产管理行业在逐渐迈入成熟形态前也将经历并购重组、传承、退出等必要阶段。 为了保持竞争力,管理人需不断创新,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令人担忧的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竞争优势较难得到体现,被投资者充分认识。虽然每家机构都致力于向投资者展示其“独家秘诀”,但我国较为单一的二级市场环境使得私募管理人策略难以“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这从我国私募行业中约74%的产品均使用股票多头策略的现象中就可略知一二。而即便有部分机构的投管能力确实有别于他家,也很难让广大潜在客户群体充分认知。这一方面是因为私募行业本身带有私密性、不透明性,而另一方面则因为私募的投资群体主要为高净值客户,而他们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鉴别能力较机构投资者往往更弱。为了耕耘公司的品牌,部分创始人通过媒体专访、论坛演讲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增加公司的曝光率。 最后,规模经济效应在私募行业中也有体现。换而言之,随着规模的增大,边际成本是递减的。随着投资者对私募基金的了解进一步深入,行业大部分规模将导入投管能力最优秀、能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管理人。随着我国市场的成熟,投资者群体也将发生改变,机构投资者的话语权将加大。投资者和监管层对于信息透明度以及运营条件的要求将逐渐提高,管理人的成本将逐步上升。另外,由于资金量庞大,机构投资者对所投基金的规模有最低要求。他们对管理人的尽调也将更加全面。 综上,在潜在进入者威胁大、供应商议价能力强、顾客议价能力较弱、替代品威胁较低的综合情况下,我们认为私募证券基金行业终将面临大洗牌,优胜劣汰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剧(见图3)。虽然行业总规模将继续壮大,行业玩家数量趋势或将向下。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