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对中国现代美术理论研究,出版30万字的专著《中国现代美术学史》,对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美术理论、美术史研究状况及中国现代美术的思想文化背景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专著在美术理论界有一定影响。 2、艺术原理 主要开展对艺术基本原理和建立中国艺术学学科的研究,出版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以艺术学命名的30万字专著《现代艺术学导论》,对艺术学和艺术美学中的有关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新的观点。本书被《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作为20世纪艺术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进行评介。本专著在艺术学界有较大影响。此外对中国书画美学进行研究,在台湾艺术大学发表《诗画特征之中西美学比较》,另在核心期刊发表《石涛的绘画美学思想》《王僧虔书论研究》等文。 3、中国美术批评学 目前正在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中国美术批评学》的科研工作。 开展对美术批评学和中国古代美术批评理论的研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艺术批评学研究》的科研工作,在《文艺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建立中国美术批评学》、《中国美术批评学研究提纲》,提出中国美术批评学理论框架,此外还发表论文《中国现代艺术批评的四大特征》、《象、意、形、神范畴在中国美术批评中的运用》等文,被《高校社科文摘》、《造型艺术》转载,产生良好的学术效果。另开展美术批评,发表有关中国现实主义美术、及有关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陈师曾、李可染、黄宾虹、张仃、吴冠中的艺术评论文章。另在波兰用英文发表《新中国建设与绘画》,在台湾发表《现代中国画的传统与变革》等文。 4、中国艺术史学史 2009年完成国家艺术科学项目《中国美术史学理论研究》的科研工作,发表长篇论文《中国艺术史学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画史体系与史学理论》、《谢赫画品的历史价值及若干问题辨析》、《中国早期书法史学理论》,论文被人民大学主办的《造型艺术》转载,观点被有关专家征引和评述,产生良好的学术影响。 学术主张: 1、中国美术历史与理论 中国山水画与山水画论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绘画和艺术精神的重要代表。本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中国山水画在魏晋时期就已经产生,中国山水画的产生和发展,受到老子的“道法自然”和庄子的“天地大美”“与物为春”等思想的影响,老庄思想和魏晋的自然主义观念是中国山水画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根源,也是中国山水画论的精神内核。而孔子的礼乐思想影响我国古代对绘画本质的规定,绘画功能是“成教化、助人伦”,儒家伦理思想促进我国早期人物画的繁荣。 出版30万字的专著《中国现代美术学史》,以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为思想文化背景,提出中国现代美术三大思潮的观点,即美术革命思潮、现代主义美术思潮和中西融合思潮,认为在20世纪上半叶,受到西方和日本的影响,经过两代美术史论家和艺术家的努力创造,中国美术理论、美术史研究状况由古典形态转换到现代形态,中国美术史论的发展由此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艺术原理 艺术学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得到新的发展,对艺术学基本原理和艺术学学科研究是我国艺术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专著《现代艺术学导论》中对艺术本质、艺术发生、艺术功能的研究提出新的学术观点,认为艺术是开放性审美关系的创造、艺术发生于生命意志的形式表现、艺术具有文化参与功能等。还发表《中国艺术学学科特征与前景》、《建立现代形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学之可能性探讨》等论文,主张吸收中国传统的书论、画论、书品、画品、书史、画史以及传统诗论、乐论等艺术史论成果,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学观点方法,研究新的艺术现象,建立起具有现代形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学。 3、中国美术批评学 认为中国古代的书论、画论、书品、画品相当丰富,形成中国书画批评中特有范畴、批评方法和价值标准,随着美术学学科的发展和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的实际需要,应加强“美术批评学”学科的建设,重视对中国古代美术批评理论的发掘和借鉴,防止批评理论中的“西化”倾向,建立中国美术批评学的基本观念、方法、价值标准,促进中国美术批评学科的发展。 4、中国艺术史学史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