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都要985、211? ? 名校在办理户口时更容易。(比如上海的加分) ? 公司规定:名校毕业生在招聘结果审核的过程中加分更多,招到一个名校学生和普本学生在算HR绩效时的分会不一样。(是不是突然明白了什么~~~) ? 避免争议:如果招到985的学生,会说这个人不行,如果都是985的学生,招了一个普本的,最后不行,会说HR管理不严格。 ? 筛选成本:985中选20个,要比普本中选20个,更容易选到“人才” ? 隐形成本:如果公司名校的人居多,会有学历歧视。 怎么破?如果非985、211院校的毕业生想进入名企,那真的要有很强的个人能力了,也就意味着你要比同类别的同学更优秀。
? 人脉关系,靠父母亲朋友。 ? 拼实习,在大学就争取去一些名企实习或者做一些让别人钦佩的事,这是最能让你得到HR青睐的方法。同时,也需要你在大学这四年的时间多参加名企举办的大型活动,也要能获得荣誉。(比如宝洁精英挑战赛) ? 走内推,通过一些社会渠道,微博,知乎,社会团体认识等方式走一对一的招聘,最好的办法是去职业蛙,走他们的内推渠道。而不是HR到校园进行的校园招聘。 ? 迂回政策。暂时刚毕业的你,可能在经历和实践上真的不足以进名企,那么先至少签下跟你期望的名企同一个行业的非名企,在这家公司先实践、学习,同时关注你心仪的名企动态,通过工作中的努力来弥补大学时背景和能力的不足,最后跳槽到名企! 经验分享:非985、211拿下四大offer虽然四大只是名企中的一个行业,但希望大家能从这个人的经历看到共性的努力方法,如果你还有机会请加倍努力不要放弃,如果大学马上毕业来不及补救,可以考虑迂回策略,毕竟,你曾经付出多少,现在才能得到多少。 我是上海某二本学校的一名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外地人,绩点3.2,只拿过一次奖学金,还是三等,六级440分 ,没有大学学生会和社团经验,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习经验。 我的竞争者来自上海各大名校的佼佼者。不过,我最后能赢的一个理由是,我比同龄人更了解四大,知道如何投其所好。绩点、六级、奖学金、社团、实习都不是毕马威真正在乎的,他们在乎的是背后的东西——你的人格和你的能力。 1关于网申 大一的时候就去试一次大一上听说的四大事务所,在听过众多过来人的介绍之后,明确了审计师这样一个职业追求,这两年来从没动摇过,我也非常愿意毕业后进入四大,大学里,我就是为了这份职业设计我自己的。 大一下听说了毕马威的精英计划,虽不能参加,但我也去做了做网申。 我想从中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人。据我分析,影响最终录取的因素有: ? 一些基本信息。四大不在乎你的户籍,因为他们出差够多,你属于流动人口。四大在乎你的性别,因为审计其实是个体力活。所以,机会总是有的,如实填写就好了。 ? 你想任职的所。全国有十几个办事处,上海算是总部,北京也很大。大所要的多,报的也多。 ? 语言。首先当然是英语,其实有蛮多人还没考六级的,所以不填也不是很要紧。我只考了440分,还是很厚脸皮地写上去了,有两个原因,首先,后面笔试会有英文测试,其次,六级不反映口语,而口语是最重要的。粤语,毕马威的香港合伙人很多的,会的同学可以加分,不会也没关系。 ? 资质。就是各种CPA、ACCA的证书什么的。我在课余一年里考下了ACCA的前七门,这也侧面证明了我的英语能力。 ? 实习。四大喜欢招应届生,因为他们单纯,可打磨。况且大二的学生里,真正有像样实习经历的不多。 ? 社团。我没参加什么社团。 ? 奖项。这个如实写就好了。 ? 开放问题。我是先截图下来,研究了半天,写好后再贴上去的。策略是,营造情景(时间、人物、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这样有根有据,娓娓道来(但也别太拖沓),反映品质(正直、团结、服务精神、吃苦耐劳、热爱学习等)。 大概就这八个方面。除去第一个方面的七个里,我觉得,你至少要有一个方面足够引人注目。 (责任编辑: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