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历的最后就写下了一句:成为一名杰出的财务工作者是我在大学所明确的职业理想,我这一年多里做的事情都是围绕这个来的,衷心期盼您能给我这个机会。
另外,看了面经的人都知道一个点——aggressive。毕马威不喜欢aggressive的人。在我看来,aggressive是一种状态——你想拥有的发言权与你实际拥有的发言权不相称。你没有能力,你却要发言,大家不听,你就会激动,提高嗓门,顶撞别人。可如果你真的很出色,不要介意,大胆展现出来吧。所以,最关键的一点是发言权的获得和合理使用。在十个人里,我的学校背景是最不行的。所以,我在几个环节里进行安排。 第一,自我介绍里着重说的是我通过的ACCA,我在分析方面有知识上的权威。 第二,HR问我的问题就是一个做Case study的比赛,这又是一个能力的证明。 第三,第一句话一定要产生影响,让人印象深刻。我们一开始讨论的是项目的时间问题,大家讨论了一会儿,我一句话没说,直到大家已经形成意见了,我才举手,有理有据地说了自己的意见,并直接推翻了之前的决定。 第四,不要老听其他人说的空话,跟着别人走。看案例,全程紧抓数据。发言要有根据,数据是最客观的根据。要形成能影响决议的数据,并能清晰地说出你数据的形成依据,这样的数据,两三个足矣。事务所成天和数据打交道,你抓住了数据,就能获得HR的亲睐。 其实也就是四个字——投其所好。多站在招聘方的立场想问题,只要你能给他们想要的,他们就会要你。 小结 首先,心态上要做好被名企拒绝的准备,你可以说这是一个不看学历只看能力的时代,但请你拿出证明你能力的东西;如果你觉得只看简历就刷掉你,不公平,请想想那些考上名校的孩子曾经为了考大学付出的努力,他们在大学里也未必不努力,抱怨解决不了问题; 其次,在方法论层面,刚刚说了四种,关系、拼实习、内推和迂回,此外,如果名企有招聘会(或宣讲会)到学校请一定抓住机会,带去一份拿得出手的简历,抓住一切机会让企业的人面试你或者至少关注你,没办法,竞争如此激烈,你不拼尽全力,总有人比你还拼(当然,希望你灵活点,别惹毛企业的人就好)
最重要一点,请至少保证自己能拿到一份offer,这里说的是别只在名企的树上吊死,你得先有份工作,能养活自己,投简历别只投名企,准备笔试和面试也别只盯着名企,可以找同行业内名气相对较低,但是实力和发展还不错的中小公司,实在拼到最后没有名企offer,你至少有份工作。 (责任编辑: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