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发展战略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小微企业 > 发展战略 > 正文

资本寒冬,咕咚、Keep、Feel们如何才能逆势而上(3)

时间:2016-07-28 08:52 作者:朝烽 来源:www.cyzone.cn 人气:

那要逃脱被抛弃的宿命,运动类App们要怎么做呢?响铃提供三点抛砖引入。

一、构建“数据力”,为产品找支撑

既然只利用了一种传感器的Fitness产品模式对用户对公司来说都很鸡肋,那就该创造多维的数据让App赋予更多价值。这本质上就上以“数据力”塑造产品竞争力。

从用户来说,使用App(理论上)是希望:一、监督自己锻炼产生效果,二指导锻炼强化效果。这就需要App能善用数据尽量完成这两项使命。

目前咕咚网开放了数据平台,允许第三方硬件产品接入,扩大了用户数据来源。但他们的数据主要用于变现,比如根据用户上传的运动数据,向用户提供与运动健康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推荐运动鞋、衣服等。Feel对外也是将数据内核驱动与数据型决策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Feel目前已经接入健康生活16个品类,超过42种数据采集。

点点运动也希望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依靠点点运动软件平台进行数据计算和信息存储维护,分析用户数据。

只是他们都是在初期尝试。

二、打造“内容力”,为粘性想办法

运动健身本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一旦失去场景化的驱动,用户很容易失去自制力,App也会慢慢被冷落。如何创造有意思能推动用户频繁打开的内容就变得格外重要。

目前行业内多数用打卡来提升激励体验,比如Feel上用户在完成一天所有的运动计划之后,就会自动弹出一个完成任务的激励卡片。只要点下分享就可同步分享到社交软件中。这种不用截图、不用编写朋友圈文字,简单粗暴的方式容易让用户获得满足。

Keep也在健身这个垂直维度下设置了打卡、话题功能和社区,并重点推荐时下热门的腹肌撕裂者、翘臀训练、五维腹肌训练等局部塑形训练,还推出邹市明拳击课程、邹市明战斗跳绳、以及瑜伽等课程,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去提升粘性。

其实在健身习惯养成上,因为具有任务挑战和社交属性,利用KOL做示范效应也是一种方式,一旦习惯初步养成或产生初步健身效果,就容易产生深度粘性。

此外社区化也是内容PGC+UGC提升粘性的方式。锻炼后可以看到其他人锻炼后的吐槽、自黑、共勉,还有“福利”——来自美女帅哥用户秀身材的自拍照,也是个诱惑。

三、强化“连接性”,为盈利找出路

有了好的内容粘性和数据挖掘,App和用户就有了“连接性”,也就有了盈利的想象空间,而这种“连接性”可以实现多维连接。比如:

1、与硬件数据方的连接;小米运动、点点运动、咕咚、Feel、乐动力、悦跑圈、Keep、FitStar 、Fittime、全城热炼、 PushUps、Squats等国内外健身运动App他们无不在尝试与硬件结合。

2、与服务提供方的连接;如健身房,私人教练们可以把App作为自己的用户管理系统,帮助自己的学员制定健身计划并时时收集反馈数据,督促提醒自己的用户去完成计划。

3、与商品的连接;这是多数App都可能尝试的,他们是运动场景电商的入口,如Keep3.0版本中推出了电商功能,由最初的移动健身工具逐步向运动平台转型。只是这个电商形态还相对简单,没有形成统一规划。

4、与广告的连接,一旦App拥有巨大的用户量和复杂的数据维度,就具备了媒体价值。目前包括Feel在内的个别App已开始在尝试精准需求的广告。

总之,健身跑步类App产品的本质仍然是体育,人的消费习惯决定了它们的价值,所以App应回归对体育参与者的服务,才不会沦为这场竞争的牺牲品,才可能掌控未来。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