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灵活营销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小微企业 > 灵活营销 > 正文

改变消费者的说服文案,有且只有以下4种(3)

时间:2016-07-28 11:16 作者:朝烽 来源:未知 人气:

  • 尝试过和魔兽有关的事情(比如玩魔兽世界),很爽,我们就会尝试下一个和魔兽有关的事情(比如看魔兽电影)——这就是IP的重要作用。




  •  
  • 如何在营销文案中应用呢?

    告诉并让消费者感知到,如果用了我的产品,会得到某个“喜爱刺激”。

    一般来说,利用“追求心理”,有这些经典的文案方式:

    (1)相同的成本或者代价,你提供了更好的某种喜爱刺激

    比如:

    “1000块买不到一副好眼镜,却能买到比尔盖茨的眼光。”

    (台湾诚品书店广告)

    “在机场,吃一碗没有味道的牛肉面要38块。真巧,用悠泊停一天车也是。”(赵钰映写的悠泊文案)

    “10分钟,不够刷一刷热门段子,但足够重新思考一个营销问题。”

    (2)提供了别人没有,但很重要的喜爱刺激

    比如:

    “邻居和房子,同等重要。”——隐居别墅,恭迎18位重量级业主。

    “旅行,把钱花好很重要,把每分每秒过好,也很重要。”——XX定制旅行,设计你的每分每秒

    或者直接说出你提供的独有喜爱刺激——“世界著名品牌只做不说的营销秘密”(《品牌洗脑》这本书的宣传语)

    实际上,利用“追求心理”,几乎是最经常被使用的一种选择。如果你发现消费者一直在渴望得到某个结果,而你产品恰好可以提供这个结果,就比较适合使用追求心理。

    2、规避心理——来健身房,摆脱肥胖

    (对应的心理学概念:阴性强化)

    如果我们做某件事后,发现某种厌恶刺激减少了,我们就更倾向于增加这种行为:

    • 开车不拉安全带,安全带蜂鸣器发出恼人的声音,拉上安全带,噪音这种厌恶刺激消失,今后就会增加拉安全带的行为。

    • 早点起床,减少了迟到后被扣分的痛苦,今后会增加早起行为。

    • 内心有焦虑,去烧香拜佛,每次烧香后内心焦虑感确实减少,就会在将来增加这种行为。

    这种心理,如何在营销中应用呢?

    告诉并让消费者感知到,如果用了我的产品,消费者经常体验到的某种“厌恶刺激”会消失。

    所以,你需要问自己:如果不用我的产品,消费者经常体验什么厌恶刺激?

    “麻木的味蕾,吃什么都没味道,不如尝尝这杯点缀了烈酒的咖啡。”

    (消除“感觉不到味蕾刺激”这个厌恶刺激)

    “减肥,但不辜负你的胃。——XX膳食纤维餐”

    (消除“减肥时容易饿肚子伤胃”这个厌恶刺激)

    “怕上火,喝加多宝。”

    (消除“担心上火”这个厌恶刺激。注意:这里消除的“担心上火”这个刺激,喝了之后确实没有那么担心了,从而可以不断强化。但却不能消除“上火”这个刺激,因为喝了之后可能还是会上火,并没有实际体验感知。)

    3、失去心理——不来健身房,失去变美机会

    (对应的心理学概念——隐性惩罚)

    如果我们做了某件事,发现失去了某种喜爱刺激,我们就会倾向于减少这个行为。

    • 长时间不看书,发现“远见卓识、侃侃而谈”的感觉越来越少,所以会减少“不看书”的行为。

    • 工作懒惰,发现上司的赞赏减少了,于是会减少懒惰行为。

    • 不看朋友圈,发现下午讨论的某个话题我竟然不知道,于是会减少“忘记刷朋友圈的行为”,最终整天刷朋友圈。

    这种心理,在营销上如何应用?

    告诉并让消费者感知到,如果继续不用我的产品,你一直喜欢的某种“喜爱刺激”会消失。

    你现在无所作为的状态,就是在失去!

    比如护肤品最常用的:“留住20岁的自己。”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