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新政出台,给予网约车合法地位,那么接下来网约车的监管将会面临挑战。因为,不像出租车,关于网约车的规范细节为零,新的体系需要建立。比如,前几天各地暴雨,专车根据动态加价导致价格为平时的数倍。这在出租车肯定是不允许的,并且传统来讲,在特殊时期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一向被视为坐地起价,或者发灾难财。但是,最近的舆论导向却不这么认为,不少媒体纷纷为专车辩解,并拿出经济学理论解释其合理性。对此,我们不敢苟同。 我们不认为在极端天气动态加价是高尚且合理的,事实上,这与传统的哄抬物价没有太多区别。很多人拿出供求理论进行解释,但是,如此简单的分析多数人都会。关键是,经济学是复杂的,复杂到至少不会只有一个公式。如果说完全按照供求理论进行解释,那么在地震时期,超市大幅度提高商品价格会有助于供给的增加(因为利润的增加会让趋利的商人想办法把商品遇到灾区获得超额利润),而泰坦尼克号沉船时也不会有“女士和小孩先走”的场面了。当然,这种对比式的论证没有实质意义,接下来我们将进行详细分析。 1、蛛网理论下的市场失灵——供求无法自动调节 要想完全按照理论对供求关系进行调节,前提必须是完全竞争市场,另外信息也需要是对称的。但是,大部分市场都不能完全满足这一条件,因此需要进行修正。另外,在动态均衡中,有些情况下供求关系是无法自动调节的。 下图所示为蛛网理论的两种情况,图1中是当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供求关系能够根据市场作用自动达到均衡;图2是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供求关系无法通过市场作用自动达到均衡,反而朝着更加极端的方向发展。
以上是理论解释,那么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以图2为例,也就是说,当供给受价格影响(供给弹性)大,而需求受价格影响(需求弹性)小,再进一步解释是,当价格上升或下降时,供给增加或减少的程度较大,而需求增加或减少的程度不大。以出租车或专车为例,在暴雨时,由于归家心切,价格增加两三倍依然会有很多人咬咬牙愿意坐,毕竟不是天天这个价钱坐车,但是价格增加两三倍对于专车司机却是很大的激励,理论上,将导致超过需求的专车出现,但是现实情况受制于道路情况(比如积水、道路容量有限等),供给的大幅增加并没有出现。并且可能会导致拥堵更加严重等情况,也会导致价格的大起大落。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情况(图2)为发散式蛛网,无法收敛至供求平衡,这种情况在农产品上表现的特别明显。由于粮食有价格管控(政府会通过价格等进行调节),我们以蔬菜举例。在很多地方,都会导致一种蔬菜价格每隔一年呈现价格的大起大落。比如,今年菠菜价格特别贵,是平时的三倍。三倍的价格不足以使菠菜的需求减少为三分之一,但是却足以使明年愿意种菠菜的人增加三倍(可能更多)。但是到了明年,菠菜的供应大幅度增加导致价格下降,但是即使价格降为正常的一半,大家并不会因此就多吃很多菠菜(可能会多一些)。如此,菠菜的价格就低到超乎想象,那么第三年种菠菜的人就会非常少,而价格就会比今年更贵。这就是蛛网理论的大致意思,实际上,这也是马克思价值规律殊途同归的解释。 与菠菜相似的还有猪肉,在中国养猪产业有着非常明显的猪周期,每隔两三年猪肉价格就会大涨或大跌,这也可以通过蛛网理论进行解释。 说了这么多,结论就是,市场并非万能,特别是在图2所示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情况下。这给我们的警示是,外行不经过严谨的学习而滥用经济学会造成很多笑话(虽然我也不是内行)。 其实,即使是专家或经济学家也往往在分析上陷入窘境,比如一位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在谈到关于印度女性受到歧视的问题时,他认为通过市场的供求关系能够使问题自动消失。在印度,女孩出嫁需要娘家出高额的嫁妆(这与中国太不一样了),穷人家的女儿不好嫁,这就导致人们愿意生男不生女,于是,导致不少女婴死于襁褓。该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女性越来越少(女婴不受欢迎的缘故),那么供求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女孩将会变得稀缺,为了娶到媳妇,印度的男性肯定愿意出高额彩礼娶妻的(这位经济学家肯定来过中国或研究过中国问题)。于是,情况会发生逆转,女性地位就会得到提高。但是,多年过去了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并且从新闻中我们也可以对印度的情况略窥一二。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