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从人大硕士毕业,误打误撞进了移动互联网行业。来腾讯以后,我所在的部门是手机腾讯网,当时我对门户兴趣不大,得知我们小组有做手机QQ浏览器push运营业务后,我很开心地参与其中。 两年里,我眼见着QQ浏览器日活用户数翻了一倍多,我所参与的push DAU也跟着翻了一倍以上。 过去的两年里,我有刚开始工作无从下手,压力大得回家深夜痛哭过;也有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在公司看数据过,为发现一个问题或者取得一个进步兴奋不已;也有在周末的深夜和同行聊竞品策略聊到凌晨,讨论产品未来可行的方案。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产品问鼎行业第一时,在庆功宴上我们觥筹交错。 回首看,一路都是感谢。感谢腾讯提供的大舞台和产品本身足够优秀,感谢团队里一起配合的产品、开发、编辑和设计等优秀同事们,还想感谢那个经常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走,即使是周末,即使是深夜,也在琢磨数据的自己。 这两天,我一直在想,回首这2年,我收获了什么。最后总结出这15条干货,里面包括前期要做的5个准备+要用到的3个工具+4个过程+需要具备的3种能力。 废话不多说了,我们进入主题,怎样做好运营,以及我是怎么做好Push及内容运营的。 一、做好运营的5个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正式运营之前,需要做五个方面的准备。
对自身产品的理解首先需要明确自己家的产品定位是什么,能解决用户什么样的需求,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自家产品,自家产品在行业里地位如何,商业模式又是什么样的。自家产品将来又有哪些发展方向。在深入了解了这些的基础上,运营才可能做得更好。 例如,我刚开始来做QQ浏览器的push时,QQ浏览器当时的定位还是手机上网浏览器,主要提供的服务有资讯、小说、视频、搜索等。可以看得出来,资讯只是众多服务中的一种,所以当时,我们对push的理解是,虽然我们做资讯类push,但我们毕竟是手机浏览器,不适合给用户push太多资讯类内容。 后来,我们的产品定位开始转型,行业里发生了变化,浏览器都在转型为个性化推荐的资讯阅读器,我们在6.4版本也上线了个性化推荐资讯feeds流。可以理解为,资讯的比重在我们的产品定位里重要性提升了,这对我们的运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多push资讯类内容,而且深度和广度都比以前更进一步。 总之,在深入了解自家产品的基础上,要及时知道行业里的变化、自家产品定位和服务上的变化,运营策略也要及时跟上行业和自家产品的变化。 对所运营的用户的理解在开始进入正式工作之前,可以先找来一份用户基本画像看看。 我刚开始直接上来做的时候,在不清楚用户的情况下,总是觉得不知道力往何处使,工作了一阵子,对用户有一定理解后,才得心应手些。如果一开始就对用户有个清楚的了解,工作起来会更顺利些。 需要理解的用户的内容:用户的基本属性,例如年龄、性别、所在的地域、所用的机型,用户的文化程度、上网习惯、对内容的偏好。 如何快速了解用户?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法: 1、用户基本画像 有的时候用研部门那里会有,找到一份要过来看看,这是最简单高效的办法; 2、基础数据 从后台看数据,可以先看个大概,具体的数据会随着运营节奏的深入会逐渐了解。数据是上帝的手谕,通过数据可以洞悉用户。 3、用户访谈 用户访谈的前期是接触用户,刚开始的时候,你并不知道真实的用户在哪。 我后来发现,有一个特别好的契机接触用户,就是用户投诉的时候。有时候用户是通过产品投诉渠道发来投诉,有时候在微博上投诉。总之,接到用户投诉时,我会通过QQ号或者微博私信,去和用户聊,询问他投诉的原因是一方面,更加深入地聊,方便自己更理解用户才是真实目的。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