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公司进行了UI设计师招聘,前后大约持续了4个多月,收到四五百份简历,面试了大概50多位设计师,包括新浪、小米、360等大型公司的,但是大多数是一般的互联网公司。 在从筛选简历到面试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设计师在作品集、自我介绍、面试技巧等方面存在一些我作为招聘方觉得不妥的问题,所以总结了一些实际经验跟大家分享。 目录 一、行业现状 二、设计师招聘流程和工具 三、作品简历制作阶段 四、投递简历阶段 五、面试阶段 六、总结 一、行业现状 现在真的是到了互联网求职寒冬季,先看一个互联网消息。 华为日前内部发布了《关于落实公司人才供应策略的决议》,宣布“华为公司原则上停止普通社会招聘”,不在优秀往届生、关键稀缺人才以及公司专项招聘范围之内的各部门不得发放offer,特殊情况需经轮值董事长审批。有华为内部员工透露,此举是为了缩减用人成本。根据华为发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其用在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上的费用达1402.9亿元,同比上涨15.11%。 其他大厂也有同样的消息。 阿里:已全面缩减headcount(人员编制),所有业务线都不批offer,包括技术,近期招不上来的可能就会被砍掉了。 京东:“全面停止社招,文件已发出”。 腾讯:9月初,曾有传闻称腾讯将裁员6000人,而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则辟谣称:“HR今年有3000多人的社招任务,忙得很,没空裁员。欢迎各位有志青年加入鹅厂”。 虽然各大巨头都出来辟谣,但在国内大家都懂得,官方辟谣基本就代表坐实了。 同时大家也都或多或少听过近期的税费改革、五险一金调整,会造成企业用人成本加大,有些小公司已经开始进行人员调整。 总之就是:互联网寒冬又来了,设计师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 但需求还是有的,人员也在不断流动,中国庞大的互联网市场决定了就业机会也一直存在,当然好机会最终除了留给有能力的设计师,也会留给有面试技巧的设计师。那么UI设计师如何在目前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下面我站在招聘方的角度,给各位设计师分享一下作品简历、投递和面试方面的相关经验技巧。 二、设计师招聘流程和工具 作为招聘方,我把设计师的求职生命周期分为这五个阶段: 作品简历-投递-面试-试用期-转正 前段时间的UI招聘,被录取的是一位小公司的设计师A同学,同时发现大公司的个别设计师相比之下竞争力有些不够。至于为什么会录A同学,他有什么优势,后面会揭晓。 在进行招聘的时候,我们公司使用的是Boss直聘和Moka。 Boss直聘-面向C端用户,大家都很熟悉了,对各位设计师来说是互联网求职的最佳工具之一,我可以直接和设计师聊,方便快捷。 但是公司也有一套完整的招聘流程,所以在内部使用了Moka,它是一个提高企业招聘能效的管理系统,面向B端。 简单描述下工作流:设计师投递的简历就被HR初步筛选后放入Moka系统,我这边就会收到提示,接下来进行二次筛选,合适的就会通过HR联系面试。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招聘方的一些信息,你的被录用概率也会大一些。后面大家也会知道,我作为需求方和招聘方,当看到设计师简历的时候是在想什么,简历中的哪些方面会让我感兴趣,简历的哪些点让你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作品简历制作阶段 不同于其他职业简历以Word为主,设计师的简历更多的是用视觉展现你的能力,可以采用很多展现形式。简历就是你的第一个作品,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力了接下来的面试。一般设计师面试是要求有作品的,那么就会产生一种简历和作品融合的文件,或者称之为作品简历。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