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浓厚的兴趣
执着是指即使受到挫折,而行为仍然坚定不移。兴趣是指做事时能够倾注激情、充满想象力。无论对于一个政治家、科学家,还是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讲,具有执着的追求和浓厚的兴趣,始终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哲人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重要的不是能否回避失败,而是能否从失败中走出来,最终获得成功。对于成功者,人们往往只会盯着他最后成功的一瞬,没有看到他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只有他自己才明白:一次成功常常是数十、数百乃至数千次失败过程的报偿。这些无数次失败的过程中都充满了艰辛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和浓厚的兴趣。一个人能从失败中走出来靠什么?靠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 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时刻都在千变万化,这对企业领导不断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但保持对事业的执着和兴趣仍然是沉着应对市场变化的有效方法。有人总结说,在竞争中,最害怕的并不是竞争对手的奇招怪招,而是那种把工作和事业当作一种乐趣来做的人。 只有把事业当做一种乐趣,他才会“咬定青山不放松”,才会充满激情和创意,也才会体察到市场变化的根本所在。袁伟民从中国女排主教练的位置上退下来以后,在谈起自己执教成功的经验时只淡淡说了一句话:“浓厚的兴趣”。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兴趣,袁伟民才能够把所有的激情倾注到他所热爱的排球事业中去,在执教的过程中始终信念坚定、敢于突破、因材施教,结果带出来了一支同样对事业有着浓厚兴趣、坚定自信的中国女排队伍。成功者大多是有一百次的努力,而常常有九十九次都失败了,但最后一次却取得了成功。这种成功靠的就是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精神。 五、成为企业“缺不了”的人有人说:“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从智商的范畴来看,譬如从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从业资历、职业等级等等来衡量,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在工作中别人无法替代的人,是难上加难的,因为在一个相对的层面上,人们的智商差异并不悬殊。 (责任编辑:晨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