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行业的持续壮大,以及细分发展的差异化,金融业内人才流动也在不断加剧。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业内人士的平均在职时间明显更短,只有28.3个月,而这一数字仍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这与金融业近年来创新业务不断增长有紧密联系,而新业务新模式必将导致更为频繁的人员变动。 频繁的工作变动也为金融机构人才战略的实施带来了挑战。在市场推动下,多数金融机构近年来不断拓展新业务、发展混业经营,部分机构每年的人员增长高达20%-30%,加上每年12%左右的离职率,其每年需要重新招收相当于现有员工三分之一数量的新员工。如此庞大的人员招聘为各大机构人力资源部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不过,随着国内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我国的金融行业在未来将不断向发达国家成熟市场靠拢。对比发达国家金融业内人员平均在职时间的54个月,我们认为虽然近期内行业人才流动将继续呈现加速趋势,但在中长期,国内金融业内人才的平均在职时间将随着市场的成熟而增长,并逐渐趋于稳定。然而,在市场完全成熟之前,业内机构现有的人员招聘压力将会持续甚至加剧,业内机构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对业内人才来说,人才流动的加剧也提供了大量的机遇,业内人才需要紧紧把握住金融行业的创新拓展大潮,通过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帮助自己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之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图C) 金融业人才流动大但限于业内 虽然行业内人才流动不断加剧,但对比其他行业,金融业内的人才流动大多为本行业内流动,说明金融行业的吸引力比其他行业更高。 来自领英网的调查数据显示,金融机构流出人才中,有82%仍选择留在本行业,明显高于互联网行业的78%、时尚业的70%以及零售业的69%。行业内人才很少会放弃其行业知识积累,选择进入其他行业。与之相对应的,对行业专业知识和深度市场理解的要求使得从其他行业流入金融行业的比例很低,仅为20%,远低于其他行业近30%的水平。从全球金融市场整体情况来看,金融行业人才较少跨行业流动是普遍现象。然而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冲击传统金融业,以及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混业经营的新形势下,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未来几年内也许有望打破金融业的行业壁垒,跨行业间的流动或将出现上升。 而对业内人才来说,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的全面性也将成为未来立足金融行业的关键竞争力。(图D) “现在金融业各大公司基本上都在拓展业务、都是混业经营,所以需要复合型人才。人才的专业分析能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综合素质都比较重要。” ——某大型保险系资产管理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金融业薪资水平远高于其他行业 金融业较少跨行业流动的另一原因,则是金融业平均薪资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6360元,而金融业的平均工资为108273元,接近所有行业平均工资的两倍。可见金融业平均工资高居各行业平均工资榜首,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 同时,中国金融业薪资水平的增速远高于同期发达国家水平。以美国为例,2013年美国金融业薪资增速为2.85%,而中国金融业薪资增速达11.04%,是美国金融业薪资增速的近4倍。2014年中国金融业薪资增速放缓,仅为8.65%,而这也比美国金融业的5.99%高出了近2.6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高收入将刺激初级人才不断涌入金融行业。因此,尽管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加大,但是金融业内人才供给也将不断扩大,金融业内基本人才的供需将会保持平衡。而人才供需的缺口将主要出现在高端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的专业化人才。(图E) 金融业薪酬奖励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金融业内机构都在努力建立绩效和薪酬间更紧密的联系,过去“千篇一律”的薪酬制度已经不再适用,“量身定做”成为当前金融业薪酬奖励的普遍趋势。基本工资、员工福利、股权激励等都是为业内人才“量身定做”薪酬奖励方式的基本要素。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