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朱明荣:人才短缺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常态(2)

时间:2019-04-25 15:01 作者:逆风飞扬 来源:网络媒体 人气:

  今年6月1日我们在北汽召开了全国车企高管会议,我们在会议上提出了三个问题:1、在当前产业变革大背景之下,整个行业究竟如何认识和把握当前行业人才工作理念,树立怎样的人才观?2、在产业大变革背景下,到处在人才大战,如何营造良好的氛围?3、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产业正处在大革命前夜,我们的人才国际化战略如何制定?

  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说,首先如何定义人才?汽车人才定义动态更迭,汽车人才共享渐成趋势,汽车人才国际化间成关键。我们认为这三个方面,是当前整个行业在人才问题上需要形成共识和把握的。

  1、汽车人才定义动态更迭。

  先看过去汽车人才的定义。2015年职业分类大典的定义为:汽车人才是指从事汽车产品、工艺、汽车商务研发、设计,指导汽车产品生产和再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背后是人才的崛起、人才的发展、人才的成长。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核心是技术,关键是人才。

  在这个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汽车人才定义也在快速发展变化。我们认为现在需要三个重新定义。一是重新定义中国制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被赋予的新的时代定义:中国制造,当以创新为灵魂;中国制造,当以品质为生命;中国制造,当以人才为根本。二是重新定义汽车,随着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产品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和网联的方向发展,汽车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汽车成了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数字空间。三是重新定义汽车人才。产业倒逼我们进行新一轮的人才布局,汽车人才的内涵将更加包容,汽车人才的外延将更加宽泛。我们解剖了一些企业,传统车企跨界人才在15%左右,而新造车企业跨界人才近50%左右,这是当前的趋势。

  而对于当前汽车人才的定义,《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研究(2016-2025)》课题组的专家认为:汽车人才是指掌握一定的汽车产业及其相关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做出贡献的人才,即汽车产业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即汽车产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和拉动要素。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形成这样一个共识:汽车产业处在百年一遇的深刻变革期,充满着变数与挑战,汽车人才的内涵与外延,也会伴随产业的不断延伸变革而发生变化。因此,汽车人才的定义将会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动态变化。汽车产业大革命正在蓄势待发,现在全行业都在期待下一代汽车,包括下一代汽车的出行。未来我们的汽车不只是在公路上行驶,可能要飞上天了,那么它还是汽车吗?因此必须要重新定义。

  2、汽车人才共享渐成趋势。

  社会背景:新的用人理念和用人模式将不断涌现。从大环境来讲,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人才需求和要求逐步提升,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从产业发展来讲,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带来未来出行方式的变革,共享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带来人才的共享。

  人才共享:企业用人观要从“我拥有”向“我聚集”转变。这里有这样几层意思:企业使用人才,将从“人才雇佣制”向“人才共享理念”转变;“平台+个人”的组合模式是未来社会的普遍形式;人才共享将对人才的企业所有制、地区所有制、国家所有制产生挑战,客观上要求从更广的角度、更大的范围、更高的效率来配置人力资源。

  企业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更加频繁与广泛。一是大企业新增业务时,会考虑跨企业合作,这使大企业对市场响应速度更快,更敏捷。二是企业间会加强资源共享模式,不需要重复开发同样的新技术,互相借力,共同发展。我们参加天津泰达论坛、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以及工程学会的年会论坛,一些大企业的老总前几年的发言和最近两年的发言完全不同,集团发展讲到最后是一个科技发展公司。一些分管研发的副总,讲到最后都是“互联网+”。因此现在是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国内国外、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全方位的协同。去年年初一汽大众和华晨集团通过探索共享机制,在技能型技工人才方面进行了人才共享,华晨为了减少员工,将1000多名成熟技术员工向一汽大众输送,解决了一汽大众临时性生产线工人短缺的问题,又提升了华晨集团人才效率(13.9%),创造效益1.6亿元,实现了双赢。

  3、汽车人才国际化将成为关键。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