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国内平板显示行业各个细分领域的人才现状(2)

时间:2019-06-10 03:10 作者:飞扬 来源:媒体 人气:

虽然国内研发型设备企业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本土设备行业发展较为迅速,行业内较成熟的设备行业厂商,也都在拓展原有的产业领域,不是往前端进行技术延伸,就是开始向产业进行延伸,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配套模式。

这样的变化让人欣喜。

2、偏光片领域

国内偏光片的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至今已经有17年。如今三利谱光电、盛波光电为首的部分大陆偏光片生产商已经具备独立研发、生产LCD偏光片的能力。但是,由于我国液晶产业链的发展相较于日韩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滞后将近十年,导致面板的核心原料偏光片,从生产规模和专业人才供给上,都大大落后于国际一流厂商。甚至在国内,至今没有针对偏光片生产设立对应的工种,偏光片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成为众偏光片厂商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偏光片企业遇到两大问题,一是企业偏光片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二是招聘核心技术人才较难。

由于国内偏光片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偏光片企业开始出现人才匮乏的现象,严重影响本土偏光片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投入大批的资金与精力招揽、培养人才,然而每年依旧会有大批人才流失。面对这一窘境,本土偏光片企业需要深刻的反思人才大量流失的问题。

1>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

主要问题出在大部分偏光片企业只重视人才的聘用,而忽视了人才的留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像一个无底洞,即使每年引进了大批量的人才,但是由于流失率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总会有种“填不满”的错觉,当然越来越大的需求量大也不能被忽视,偏光片企业人才的留存如图所示。

目前,偏光片企业已经从五大方面措施来留住人才:薪酬福利、关注员工的真实所需、制度上人性化设计、企业和个人事业相结合、企业文化。

2>人才招聘面临的瓶颈

从人才招聘面瓶颈来讲,企业需求的偏光片专业技术人才,即具备扎实的偏光片理论,能够对偏光片本身及生产设备进行工艺改良,并能借助外部载体,进行偏光片研发的相关人员。而符合这样要求的人才少之又少。以三利谱为例,每年都会面向社会、学校大量招聘偏光片专业技术人才。但遗憾的是,收获并不是十分显著。

首先,偏光片的生产涉及的专业学科较多,如高分子材料学、染整工艺、光学、力学等,而国内的高校并没有专门设立针对偏光片生产的完整专业,这对招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企业不得不依据生产、研发过程的每一个流程,对应其相关专业单独进行招聘。然而,这也带来了诸多弊端:第一,人力成本的上升。所招人才学科的单一决定了他只能在特定的岗位或特定的领域作业,从而导致技术人员数量大大增加,长此以往,势必会对企业人力成本控制带来困难;第二,培养周期太长。众所周知,偏光片的生产分为前、中、后三大工序,每一个环节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仅仅通晓其中的某一环节,是远远不够的,因而企业针对新入职的员工,会进行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培训力度的加大,在一定时间内也会对企业的生产研发进度造成滞后的影响。

除此之外,部分企业会采取直接从国外或台湾地区引进经验丰富的偏关片技术人才或技术团队。诚然,在资金雄厚的前提下,这不失为迅速提高企业研发实力和生产进度的良策。但就从目前得到的效果来看,某些国家出于对技术的保护,并不会切实地将技术转交到大陆企业。因此,很多本土企业花重资换来的,更多的是技术支持而非技术,从本质上来讲,这也算是经济损失。

另外,由于现在全球的液晶产业链正在向中国大陆转移,液晶面板国产化势在必行。出于对未来发展战略的考虑,企业还是迫切希望更多的本土人才涌现出来,这也是国内高等院校必须肩负的重任。

3>人才的来源

从人才的来源看,目前,本土企业获取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通过3条渠道:正常招聘、企业自己培养人才和人才挖取。其中,正常的招聘途径: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是最为便捷的人才来源渠道,以三利谱近两年来的招聘数据来看,通过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获得的人才占总人数的近90%,但这部分人群中,能够直接参与研发、生产的人员却是寥寥无几,都必须先通过企业长达数月的专业培训,才能基本满足岗位的需求。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