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行业求职宝典

当前位置:主页 > 求职就业 > 求职宝典 > 行业求职宝典 > 正文

国内平板显示行业各个细分领域的人才现状(3)

时间:2019-06-10 03:10 作者:飞扬 来源:媒体 人气:

除此以外,企业也会在生产一线的员工中,挑选业务精,领悟力强的优秀员工重点进行培养,由于这部分员工生产经验丰富,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都十分了解,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进步较快,能很快的达到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正如前面提到,目前部分大陆偏光片生产商为了攫取高端人才,面向日、韩等国以及台湾地区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如“薪资平移”等,吸引了大批海外优秀人才和技术团队进驻本土企业。这类人才由于多年从事偏光片的生产研发,积累了大量生产经验和国外先进技术,因此基本上都能立即上岗,并且能给本土企业生产、研发流程带来更多的改进措施。但是,由于这种人才获取方式成本较高,因此大多数本土企业都不会选择这样做。

三利谱光电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建军关于才人问题表示,本土偏光片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就要进行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而这意味核心人才都得从外引进,且不说投入能否获得相应的成效。

总的来说,就国内而言,偏光片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技术人才的缺乏,是众偏光片生产企业共同面临的瓶颈。要想突破这一瓶颈,企业、高校和政府必须加强合作,推动中国偏光片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3、液晶材料领域

目前国内生产液晶材料的企业如诚志永华、烟台万润、和成显示等有十多家,在技术方面,多以中间体、单体及低端混合液晶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在如今以TFT-LCD 面板为主的显示领域,终端TFT混合液晶产品的市场则主要由德国默克和日本智索掌控。在TFT混合液晶领域具有拥有研发人才的只有诚志股份和和成显示两家。特别在STN、TFT-LCD配套液晶材料的研究开发工作进展非常缓慢,同日本、德国和英美国家相比,至少落后八至十年左右,使得我国在世界液晶显示行业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我国液晶材料开发研究工作虽然从七十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但由于受国内LCD工业整体技术设备水平和投入资金的限制,液晶行业也一直没有被国家列入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经费严重不足和人才短缺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

中科院长春物理所、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电子部南京五十五所、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在九十年代初拥有一批液晶材料研发人才,但其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TN-LCD、STN-LCD领域,TFT-LCD基础性课题较少,除了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在全氟苯炔类液晶化合物合成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性成就外,在新材料开发和应用研究方面同国外相比,差距很大。

诚志股份的子公司诚志永华从1987年开始研究液晶材料,拥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并获奖,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几十项,在国内的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江苏和成显示科技在TFT混合液晶研发领域成绩斐然,目前已与国内一线面板大厂进行技术合作,推广自身的TFT液晶材料产品。江苏和成显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稳见关于人才方面也表示,企业的发展历程是坎坷的,而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人才。

和成显示科技的液晶产品自2002年立项以来,由于缺乏技术人才,一直到2005年项目都无法正常运营,先期投入的3000万元研发颗粒无收。2005年公司重组,引进了技术团队,以技术入股方式让企业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和成显示在陈昭远博士的带领下,从2006年做液晶材料,积累技术,形成自己的专利池;有一百多人研发团队经过成长、拆分、规划,2012年架构已经完成,并且已经发布发明专利有52篇。陈昭远表示,当前,现在的教育体系与当前市场需求脱节,专业设置与企业不对接,所以和成显示在招聘上只招收比较有发展潜力的人;在研发团队的核心技术方面完全实现了人才本土化。同时他对人才流失问题表示,对于培养成的人才离开,认为人才适量流动是合理的,人才的离开企业,只能说明企业的环境等因素已不适宜发展,企业既要反思自己,也要从人性化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目前,国内液晶材料方面,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还是很少,这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反思自己,还要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

4、背光模组、玻璃基板、光学膜等领域

目前,国内背光模组、玻璃基板、光学膜等领域的人才状况各有不同。

背光模组领域,由于背光模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所以国内背光模组领域的人才已经实现了90%的本土化。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