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弘毅网!本网站现已开通校园用户注册,校园用户仅限合作校园IP段内注册!已注册的校园用户账号可于校外免费访问本资源库!

文章列表

灵活营销

当前位置:主页 > 创新创业 > 小微企业 > 灵活营销 > 正文

新产品营销推广:为什么有些产品,用户就是不(4)

时间:2016-07-28 11:21 作者:朝烽 来源:未知 人气:

如果你让用户觉得这次的培训项目是“第二次机会”(之前高考没考好错过了第一次机会,现在有了第二次机会),让他们联想起过去的错误选择(比如当时高估学习的成本、低估学习的收益),就容易让经验作用来指导他们的行为。

因为人类作为进化了数百万年的物种,为了存活下来,本身就存在强大的吸取经验的能力(只不过很多时候没有被激活)。

而如果你利用了用户过去在类似情况下的经验,这一回他们可能就会做出你想让他们做的选择。

(比如尚德教育机构曾有个文案说“曾经错过大学,别再错过本科”,就是利用经验效应的例子。)

还有,前段时间李叫兽看到一些微商培训打的文案:

“10年前你错过了淘宝,现在别再错过微商。”

就是利用当时部分人错过淘宝(低估收益,高估损失)而后来眼看别人赚钱产生的懊恼经验,来刺激他们从事微商。

所以,当你想要让用户接受一个收益模糊而又有损失的产品,可以想办法利用用户过去的经验,问自己这两个问题:

(1)用户过去在类似的情景下,做过了什么错误选择? (比如“十年前你错过了淘宝,现在别再错过微商”)

(2)用户过去在类似的情景下,做过了什么正确选择? (比如“十年前你果断放胆抓住淘宝机会,现在也能抓住微商机会。”)

不光产品营销,这种技巧在说服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比如李叫兽最近在看的《琅琊榜》中,就有这个情节:

某大臣想说服皇帝,打压一下一直被信任、被宠爱且战功卓越的郡主(军事统领),皇帝觉得没必要。

然后该大臣直接说了一句:“你还记得当年的赤焰叛军吗?”

皇帝立刻产生了利用经验的感觉,最终打压了这个郡主。

3、寻找拥有最大动机的群体

如果前面几种方法仍然不够,怎么办呢?

毕竟很多研究发现,人对损失的感知程度,一般3-4倍于收益——比如开汽油车的人要放弃续航能力强且方便加油等好处来选择电动汽车,即使电动汽车带来的额外价值(比如起步快等)两倍于续航能力差等问题带带来的损失,大部分人仍然不会选择电动汽车。

这也是为什么《从0到1》的作者说:如果新产品不能带来10倍性能的改变,基本上很难有机会。

谷歌搜索比跑去图书馆慢慢搜带来不止10倍性能的改变,所以推广很快。

但在创业初期,产品通常没有那么好,怎么办?

实际上,如果不能带来10倍性能改变,经常需要去寻找能够体验到10倍改变的群体。

比如,我前段时间代步的一个产品“电动滑板车”之前就有这个问题,一个用户需要放弃电动车的收益(续航能力强等),选择更加便捷但续航能力差的滑板车,自然容易高估成本低估收益。

但对于有的群体来说,因为存在某个必要性的动机,电动滑板车的存在一定能带来10倍的改变。

15年初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这个群体可能是什么,直到有一天骑着电动滑板车找朋友吃饭,朋友见面就说:“哟,李叫兽现在不干营销,开始干代驾啦?”

我才知道在代驾市场,电动滑板车就是带来了10倍性能提升——因为能折起来放到客户后备箱,代驾司机就可以骑着滑板车去附近下单的人那里,而传统电动车就不行。

对于这个群体来说,新产品收益的增长是成本增长的很多倍,导致即使是第三种情况,他们也会选择接受创新。

再比如,太阳能刚开始在美国推广时遇挫——对美国人来说,太阳能优势是更加廉价和清洁,但电力并不稳定(比起他们完善的电网)。

但后来太阳能却在非洲一些地区推广很快——这些地方压根没有电。

他们的“参考点”和美国人不同,对他们来说,太阳能电力虽然不稳定,但至少比没有电要好,自然容易接受。

对他们来说,太阳能这个创新带来的就是10倍利益的改变。

所以,产品推广初期,应该去寻找那些拥有最大消费动机的人。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