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下看了两位CEO的内部讲话爆料,一是百度CEO李彦宏针对魏则西事件发出的内部信《不忘初心,不负梦想》,二是链家CEO左晖针对 “223”事件所做的三小时讲话。两位CEO都在谈危机,谈如何应对危机,谈客户喜不喜欢自己,谈企业的价值观,谈美好甚至伟大的未来。 但是,凭我十几年来接触和帮助到的大量企业家以及看到的许多企业的起起伏伏生生死死,我从这两篇内部爆料中看到的却是一个地狱,一个天堂的两个不同宿命的公司和它们完全不同的未来。 回放:百度“广告门”事件(点标题看李彦宏内部信) 随着魏则西事件的持续发酵,位于暴风眼的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于5月10日正式向全体员工发内部信,首次以个人身份回顾了创业以来的心路 历程,反思创业过程中整个公司距离初心的渐行渐远,以及“业绩主导”下的价值扭曲。他自问“为什么很多每天都在使用百度的用户不再热爱我们?为什么我们不 再为自己的产品感到骄傲了?” 回放:链家“223”事件(点标题看左晖讲话) 2016年2月23日,两名链家经纪人的违规交易被监管部门通告,最终引起了整个中介行业金融业务的大整顿。5月12日,链家董事长左晖来到上海, 为上海链家的区域总监们发表长达三个小时的讲话。“企业文化是价值观,价值观是选择,价值观背后就是我们真的信什么。我们能否做一些长期有价值的事?真正 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比别人更对得起消费者!” 价值观对了,还差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两家公司的相同点,它们都碰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按照李彦宏的话来说,这次的魏则西事件超过了以往百度经历的任何危机。链家的左 晖一路高歌猛进到现在,“223”事件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危机出现时,他们不约而同都谈到了价值观问题,这一点跟我的理论体系是相符的,我认为最 终决定企业命运的是企业家的价值观,而他们运用的“术”则体现了他们的价值观。 在我分析企业的理论实践体系中,尤其是在我的营销课上和对企业的诊断当中,我倾向于按照东方哲学把企业分成三种不同的境界——物质、心智和心性。同样的,企业家也有这三种境界,这是他们的哲学观和世界观的写照。
所谓物质层面的经营,指的是关注做事的方法,如技术、利益、KPI等。到了心智的层面,我们会更在意客户更高层次的需求和更深层次的心理感知,而不是物质上的得失。而上升到心性层面后,我们就会思考企业道和德的问题,一是合天地之道,二是要有德。
(责任编辑:职场达人) |